【強國復興有我 網上主題教育活動系列展示】汪曉清:躬身實干 扎根基層踐初心
時間:2023-06-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汪曉清(中)在企業走訪。
新渡鎮土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汪曉清,憑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群眾的滿腔熱情,扎根基層,勇于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和責任,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風采。日前,汪曉清被安慶市委組織部評為“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書記”。
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打鐵還需自身硬”,自2014年8月汪曉清當選為土橋村黨總支書記以來,他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加強個人學習的同時,通過“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形式,組織村兩委成員和黨員群眾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等政治理論,使班子成員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學到的知識融入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同時,他還十分重視黨員發展,大力培養事業心強、思想好、文化程度較高的有志青年加入黨組織,為黨組織增添新的活力。
心系群眾,擔當作為,為民辦實事解難題。針對村里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土地拋荒嚴重這一現象,汪曉清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多次與市有關部門聯系,搶住機遇,于2017年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徹底解決了田間道路不通、水路不暢的難題,將全村4000畝耕地有序流轉給經營主體經營,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將全村35個村民組通組道路全部硬化,道路硬化總里程達15公里,道路兩側全部進行了綠化;新建了休閑廣場,添置了健身器材,部分道路兩側及廣場安裝路燈100余盞。今年,土橋村投入40萬元,對鋪田村民組村莊內溝渠、塘口進行整修,對道路進行了硬化、綠化、亮化,新建休閑廣場,添置健身器材,人居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
為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后勁,汪曉清還牽頭創辦了安徽苗山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立農產品展示廳,通過網上直播平臺,實行農產品網上銷售。利用增減掛鉤項目,盤活土地91畝,種植特色農產品,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集體經濟發展。今年,該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60萬元。
敢闖敢干,樹立標桿,優化鄉村治理。為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汪曉清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入手,整體推進全村廁所改造,讓全村90%的農戶用上衛生廁所,家家戶戶接通了自來水;結合“四說四提升”,推行“四事四權”工作法,切實保障群眾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建立信用積分超市,以小積分激發社會共治大能量,賦予鄉村治理新動能。在他的努力下,現在的土橋村“村莊有規劃、環境美如畫、產業特色化、生活傳佳話”。
拳拳赤子心,悠悠百姓情。在繁忙工作中,汪曉清時常牽掛村里的孤寡老人,每逢端午節、重陽節,他都組織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人大代表到敬老院慰問他們,送去黨的溫暖。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近年來,在汪曉清帶領下,土橋村先后獲得“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安徽省電子商務示范村、安徽省脫貧攻堅先進單位”等殊榮;土橋村黨總支先后榮獲桐城市、安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汪曉清個人也當選為桐城市十六屆、十七屆人大代表,先后被評為桐城市遠程教育“雙創雙爭”學用標兵、桐城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桐城市第四屆“十佳村委會主任”。
汪曉清說:“要做好新時代農村基層工作,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作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下一步,我們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忠誠履職、奮勇爭先,團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把土橋村建設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戴先勝 廖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