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文昌街道西苑社區:“微” 處著力促共治 幸福港灣出“巷”來
時間:2023-06-2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操江巷成為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區堅持“便民、高效、廉潔、規范”的服務理念,探索“四微工作法”,創新社區治理方式,圍繞西大街、錢尚書院巷、操江巷等“一巷一方案,一街一特色”的深度策劃,打造宜居“巷”往生活,大大提升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
6月28日一大早,和往常一樣,西苑社區第二網格長孫羱就和同事一起沿著背街小巷開始了當天的入戶走訪工作。前不久,社區居民汪永超向她們反映了在錢尚書院巷一處水井附近存在臟亂差現象,嚴重影響居民生產生活,網格長孫羱了解情況后,立即將問題反饋到社區,并及時予以解決。
背街小巷向來都是社區治理的一大難點,背街小巷該如何改造,又該如何治理?圍繞“一巷一方案,一街一特色”的深度策劃,該社區通過深挖紅色資源、活用紅色元素、串聯歷史建筑、巧用傳統文脈,在背街小巷的治理整改中,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西苑社區黨總支書記喬麗娟向記者介紹,圍繞西大街、錢尚書院巷、操江巷等“一巷一方案,一街一特色”的深度策劃,該社區積極拓展“黨建+文旅融合”項目,打造宜居“巷”往生活,不斷提升社區服務功能、轉變社區服務方式,推行“4815”服務鏈,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圍繞群眾需求,結合“六尺巷調解法”做好新時期矛盾糾紛調處,穩布推進社區各項工作。
圖為網格員上門聽取居民意見。
培育一批過硬網格員,建立“前沿哨卡”。西苑社區共劃分為4個全科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專職網格員,負責信息采集、走訪關愛、日常巡查、矛盾調處等。他們發揮“鐵腳板”的作用,及時了解居民訴求,對居民提出的問題,耐心予以答復。
“作為一名網格長,網格就是我們的家,居民就是我們的家人,居民反映的每一件事情,我們都會及時地為他們解決,幫他們排憂解難。”孫羱說。
為構筑“一站到底”的治理體系,西苑社區通過建立健全“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小區黨小組—(黨員)單元長”組織架構,推動社區在職黨員共同參與基層治理。
喬麗娟說:“我們圍繞群眾需求,注重利用各種渠道來發現社區居民的實際訴求,以擴大多元治理主體民主協商、切實發揮社區自治重要作用等方式,來解決社區范圍內存在的各種民生問題,更快更精準回應群眾訴求,促進基層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
圖為“六尺巷調解法”助力矛盾糾紛調處。
社區環境大變,居民家園感爆棚。西苑社區順勢而為,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推出“西苑社區紅色港灣”,融匯社區智慧,打造和諧社區。在“紅色港灣”里,休閑娛樂的居民、看書的年輕人各居一室,在這炎熱的夏天,“紅色港灣”里清涼習習,涌動著大家庭的溫馨。
“感謝社區為我們創造了這么優美的環境,平時,我們可以在這里跟鄰居聊聊天、打打牌、下下棋、看看書,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業余文化生活,也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居住在這里,我們感到越來越幸福、越來越開心!”社區居民陸萍說。(徐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