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筑巢引鳳 打造人才高地
時間:2023-07-0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在剛剛過去的6月,桐城市首屆“人才嘉年華”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活動期間,桐城各部門聯動,緊扣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廣開引才、聚才、用才渠道,持續鞏固深化“桐向未來 城人之美”人才工作品牌,著力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工作生態,高揚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新風尚,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抓招引 真心愛才
為全面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充分調動和激發全市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人才、發現人才、用好人才的濃厚氛圍,6月29日,桐城市舉行首屆文都名士頒獎典禮,當天共有37名優秀人才榮獲“文都名士”榮譽,激勵著全市廣大人才立足崗位、見賢思齊、爭做榜樣、再創佳績。
圖為桐城市首屆文都名士頒獎典禮現場。
“當前,桐城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肩負著重大使命,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桐城也有足夠大的舞臺、足夠大的平臺,成就人才。”在活動現場,桐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存磊向天下英才發出“邀請函”,誠摯邀請各類人才來桐就業、創業、展才。
為各方英才發展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是桐城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的初衷。6月20日,桐城市舉行“人聚文都 才創未來”人才新政2.0發布推介會。這是一次高規格的人才工作會議:
——現場發布了人才新政2.0版本。該政策從全局出發,在企業招才引智、人才平臺建設、體制機制改革、人才發展生態等4大方面推出了20條創新性舉措,聚焦桐城主導產業發展、社會民生事業及各重點領域需求引育人才,繪出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宏偉藍圖,進一步提升了桐城人才政策的競爭力。
——現場舉行了頒獎儀式。會議為新入選的省第九批“特支計劃”領軍人才、第十五批“115”產業創新團隊帶頭人、獲省級成果獎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組織單位頒獎;安徽潤藤電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獲評“人才舉薦單位”,鮮紅的綬帶、雷鳴般的掌聲……彰顯了桐城禮遇人才的滿滿誠意。
——現場向各界人才發出“邀請函”。當天共有9家企業發布23個崗位、近百名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市人才集團與4家獵頭公司進行了現場集中簽約……用最具儀式感的方式向社會精英、賢達俊杰廣發“英雄帖”。
重培育 悉心育才
優厚的人才政策是桐城引才的誠意,廣闊的發展前景是桐城育才的底氣。
6月25日,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功能材料檢測研究中心在桐成立。該中心是我國玻璃新材料領域唯一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采用“公司+聯盟”方式運營,擁有行業內占據領軍和龍頭地位的12家股東和82家聯盟單位,組建形成了一支以“兩院”院士為領軍、科研經理人為帶動、核心骨干為支撐的人才隊伍。
圖為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功能材料檢測研究中心在桐揭牌成立。
“中心將率先完成信息顯示、新能源、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用新一代關鍵玻璃材料的產業化。”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副主任張沖告訴記者。
該中心在桐落地是桐城實施“外聯老鄉、內搭平臺”路徑、加快招才引智的重大成果。
此外,6月21日在金田集團舉行的桐城市高層次人才“卓悅薈”上,國家級領軍人才郭教授就高分子材料技術成果轉化作專題介紹,來自企業研究院和生產基地的5名博士、碩士青年人才,紛紛就高層次人才引進、新材料產業人才培養、創新聯合體建設等熱點、難點問題作交流發言,為桐城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桐城,已成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廣闊舞臺。
搭平臺 傾心引才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事業需要人才支撐,人才也需要事業成就價值。桐城積極發揮服務效能,深入實施“產才融合”模式,精準招引人才,讓各類人才各盡其才、各展所能。
圖為桐城首場人才夜市招聘會現場。
6月21日,桐城首場人才夜市招聘會火爆開場。“桐城這幾年發展速度快、發展前景廣闊,對人才的渴求也非常強烈,一系列優厚的人才政策很吸引人。”現場求職者王偉告訴記者。當天共有28家企業虛位招賢,提供700多個優質崗位供求職者選擇,涉及生產制造、教育、電子、服務等多個領域。現場參與求職的各類人才有1000余人,148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效果顯著。
此外,為與高校人才實現高效對接,桐城搶抓大學生“畢業季”招才黃金期,開展“市長送崗高校行”等校園招聘會活動,向優秀學子們伸出橄欖枝,并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媒體和社交平臺推送招才信息,詳細推介桐城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人才引進計劃和崗位要求及相關優惠政策等,提升招才活動知曉度和參與度。
近年來,桐城通過深入實施“文都英才”工程,深入挖掘豐富的桐城籍人才資源,建立健全企業、高校等8類人才庫,目前共梳理桐城籍在外人才4.5萬余人,新引進技能型和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6100余人、高層次人才277人,引進創新團隊21個、創業團隊9個。
優環境 誠心待才
優質的服務保障,是留住人才的基礎。
“做好人才工作,基礎是引進來,關鍵在留得住。”桐城市委組織部人才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桐城瞄準人才引進“后半篇”文章,不論是“兩院”院士等特級人才,技能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等急需緊缺人才,還是大中專、本科畢業生等基礎型人才,無論是全職在桐還是柔性引進,都有對應的支持政策,支持內容由生活補貼、購房補貼延伸到就業補助、租房補貼、培訓津貼、創業支持等更寬領域。
此外,桐城還成立了人才服務聯盟,以人才需求為導向,傾心傾力為人才服務,錨定人才衣、食、住、行、游、娛、購等方面需求,提供餐飲住宿、文旅出行、醫療康養、配偶就業、子女就學等12大類38項精準服務事項。
留住人才的關鍵是留住人心。
東作門、左公祠、六尺巷、桐城文博館……一路參觀學習,一路聆聽講解,精彩紛呈、內涵豐富的活動讓70余名桐城中學應屆畢業生意猶未盡、感悟良多。這是桐城市首屆人才嘉年華之人文體驗行活動——“與人才同行 遇見最美文都”。畢業生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心懷家國、情系桑梓,自覺做好桐城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積極當好家鄉發展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圖為“市長送崗高校行”校園招聘會活動現場。
與此同時,桐城市還通過舉辦“今夏,才遇見這YOUNG的你”青年人才聯誼活動,著力搭建人才交友聯誼平臺,拓寬人才交流渠道,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進一步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激情。
梧桐枝葉茂,筑巢引鳳來。一場場緊鑼密鼓的引才活動,充分彰顯了市委、市政府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招賢納才的誠心和決心。
近年來,桐城市委、市政府還深化人才工作數字化改革,以“一站式”窗口集成服務事項辦理、智慧人才平臺賦能高水平人才服務、高質效人才服務聯盟承載特色人才服務、高品質人才活動賽會增強人才吸引力、凝聚力,用心涵養拴心留人的人才“生態圈”。
風勁帆揚,奮進當下。桐城將以此次“人才嘉年華”活動為新的起點,不拘一格迎八面來風,敞開胸襟聚各方英才,為每一位有志之士提供創新創業的沃土、成就夢想的舞臺,與各類人才分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趙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