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黃甲鎮水嶺村:以鄉村善治推進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時間:2023-07-1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道路駁岸修建施工現場。
近年來,桐城市黃甲鎮水嶺村統籌推進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從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入手,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將為民辦實事抓細抓實抓到位。
“要致富,先修路”。一直以來,黃甲鎮水嶺村五嶺河至水磨灣龍眠河段被稱為“斷頭道路”,成為阻礙該村鄉村振興的絆腳石。為改變這一困境,去年水嶺村利用項目扶持資金修建了長約1.7公里,寬5.5米的土坯路。今年在村民理事會的牽頭下,小組村民積極參與,捐款籌資13萬余元,投工投勞、出車出力,對1.7公里道路駁岸進行修建,共同建設美好家園。“之前這里沒有路,下面一個村與我們村合并后,到村里辦事還要從桐城轉一個彎,現在這條路修通后,來辦事用不了五分鐘。這條路修通后給我們老百姓帶了極大的便利,所以我們老夫妻倆和兩個兒子、兒媳婦都自愿捐了款。”村民黃秀蘭說。
圖為村民說事會現場。
鄉村治理得好不好,不僅要群眾的積極參與,還要在提高村級集體經濟和為群眾“富口袋”上敢為人先。近年來,水嶺村積極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在香菇大棚種植區,整齊劃一的標準種植大棚排列在田間,一排排保溫大棚內,一袋袋的菌棒排列整齊,散發著香菇孕育時特有的甜香味,工人們正忙著培育香菇,為今年豐產增收打下基礎。該村黨總支副書記朱琪說:“目前香菇長勢良好,預計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6萬元,每年帶動務工300余人次。目前正在籌劃成立農產品銷售公司,后期香菇、木耳將線上線下同步銷售。”2022年,水嶺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60萬元。
在為群眾“富口袋”上,該村一方面進一步鞏固發展茶葉產業,指導村民改造茶園,推廣綠色種植,提升茶葉品質,另一方面拓展新的產業路徑,大力發展中藥材、香菇種植,增加集體收入的同時也帶動村民就業增收。村民的“口袋”富了,也更加支持村級發展了。如今,在謀劃推進“十里桃花”長廊、龍眠峽谷漂流等鄉村旅游項目中,村民們踴躍參與,不斷為村級旅游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黃甲鎮水嶺村黨總支書記章生權表示:“下一步,水嶺村將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路子,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鄉村振興事業中來,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落地開花。”(曹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