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小進即滿”,養“奮勇爭先”之氣
—— 一談“六破六立”推動思想大解放
時間:2023-08-0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當前,“對標滬蘇浙,桐城見行動”思想解放大討論活動在桐興起,全市上下正在聚焦主題,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從思想層面、靈魂深處,破除小進即滿、因循守舊、固步自封、高高在上、畏難躺平、急功近利的頑瘴痼疾,樹立并踐行奮勇爭先、改革創新、開放包容、真心為民、攻堅克難、求真務實的發展理念,為桐城“進十強、沖千億”、打造“人文勝地、智造名城”注入強勁的精神動力。
旗幟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思想先進并付諸行動,格局自然超凡。推動思想大解放,我們首先要破除“小進即滿、小富即安”的自滿觀念,跳出“小我”的圈子、超越“此時此地此境”的局限,放眼全局和長遠,審視、謀劃一方發展,與時俱進抓住機遇,自我革命創造先機,持續推進桐城高質量發展。
謙受益,滿招損。一個人如果自滿自得、不思進取,就會被淘汰出局;一個地方的黨員干部如果“小進即滿、不進也安”,就會喪失“進”的機遇、“安”的基礎;一家企業、一座城市也是如此,沒有與強者比的志氣、與勇者拼的韌勁、敢想敢闖的魄力,必然發展遲滯、亂象層生,淪為大時代的棄兒。
自知者明,自勝者強。這些年桐城的發展成績喜人、人人可感。全市上下突出工業支撐、改革創新、統籌協調、以人為本、從嚴從實,雙招雙引實現突破,項目建設加速推進,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實體經濟持續壯大,發展活力持續釋放,城鄉面貌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黨建水平持續提升。但也必須看到,與全省、長三角、全國先發地區相比,我們在園區建設、對外開放、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如何推進工業立市強市戰略,加快塑料包裝、機械制造等傳統產業升級擴張、強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光伏新材料、醫用穩定同位素等新興產業產業鏈?如何學好用好浙江“千萬工程”的精髓,建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如何抓好重大項目、民生實事,增強城市魅力,提高群眾幸福指數?如何同先進“比高下”、同自己“過不去”,以更高標準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這些“發展之問”,都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切實加以解決。
解決“發展之問”,必須破除“小進即滿、不進也安”的觀念,鼓足“奮勇爭先”之氣,實化“爭先進位”之行。面對桐城“進十強、沖千億” 、打造“人文勝地、智造名城”的發展目標,我們的黨員干部要有“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緊迫感,不做“糊涂人”,不當“差不多先生”“躺平式干部”,永葆“見紅旗就扛、有第一就搶”的拼勁和銳氣,用心用情用力推深做實各項發展要事;我們的企業家更不能滿足于“過得去”、陶醉于“還可以”、習慣于“就這樣”,集中精力做大做強,保持打造“百年老店”“領軍企業”的雄心和恒心;我們每個人也要牢記偉大出自平凡、奮斗創造奇跡,立足崗位,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自覺遠離“舒適區”,爭當帶動發展的排頭兵,以點點星火,匯聚成炬,生成跨越式發展的偉力,讓奮勇爭先、向善向上成為一座城市最亮眼、最恒久的精氣神!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對標滬蘇浙,發展高質效,我們要把思想大解放與行動再提速結合起來、與當前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明道悟道,立行立改,干出新業績,拼出新天地,奮力開創現代化美好桐城建設新局面! (桐城融媒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