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桐城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田埂上講“六尺巷” 心頭上除“窩里斗”
時間:2023-08-24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日,桐城市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工作人員到孔城鎮督查時,得知晴嵐村老圩組和新河組征地補償款因權屬糾紛,在長達兩年內未能發放,且兩個村民組多位村民再次聚集在爭議地塊的田埂上,發生激烈爭吵。工作人員當即會同晴嵐村兩委干部趕往現場,了解爭執起因。原來是因為引江濟淮工程征地,而兩個村民組村民為爭奪地塊的權屬互不相讓,關系鬧得非常僵。
現場已聚集兩組村民40余人,大家吵得不可開交,始終無法形成一致意見,村民訴求主要分成三類:有的村民認為如果征地面積一時確認不了,就讓征地補償款“躺”在銀行賬戶上,還可拿利息。有的村民則認為也不差這筆征地補償款,捐出去都可以。部分村民表示家中辦大事都要用錢,希望早點領到征地補償款。
“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爭吵解決不了問題,還傷感情,桐城的老宰相都說過讓他三尺又何妨,現在請兩個村民組各推選出含村民組長在內的3名代表,一塊商量著把問題解決了,好不好?”
“再告訴大家兩件事,現場的張大伯急等錢去合肥看病,姚大嬸的兒子今年要購置婚房,大家將心比心想一想。”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副主任吳多平吳多平說道。
“有干部在場主持公道,我們放心!”人群中有人大聲回應。
6名代表很快選出來了,在協作區工作人員和村干部監督下,按照先確認地塊權屬后測量面積的步驟,通過電腦用地范圍圖進行確認,再用GPS測量儀現場測量。在友好協商的氣氛中,最終確定將用地范圍圖最南邊測得的約2.81畝三角地塊由老圩組“歸還”給新河組,雙方代表現場簽字確認。兩個村民組征地補償款發放問題就此迎刃而解。
第二紀檢監察協作區運用“六尺巷調解工作法”成功化解這起征地補償款糾紛,讓兩組村民和好如初。在實際工作中,我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大力弘揚“六尺巷精神”,用和為貴的理念感化人,用知進退的境界昭示人,用心用情用力化解基層信訪矛盾糾紛,通過線索處置、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投訴件辦理、日常監督檢查等渠道,把問題解決在一線、糾紛化解在基層、隱患消除在萌芽,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全力維護了基層社會和諧穩定,也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童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