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畏難躺平”,聚“攻堅克難”之力
—— 五談“六破六立”推動思想大解放
時間:2023-09-1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時過白露,序在初秋,全年已過大半,桐城各項工作已到了沖刺年度目標、謀劃明年大計的關鍵階段。越是爬坡過坎的時刻,越需要我們對標滬蘇浙,破除“畏難躺平”觀念,樹立“攻堅克難”意識,自我加壓奮進,凝聚各方力量,謀定大思路、拿出大手筆、彰顯大擔當、展現大作為,切實把“頭腦風暴”碰撞出的“火花”轉化為攻城拔寨的實際行動、踏平險阻的輝煌戰果。
對標滬蘇浙,不僅需要開放的思維,更需要專業的素養、嚴實的作風。能否把學習滬蘇浙取到的“真經”化為發展提速提質的“實效”,黨員干部是決定性力量,作風是關鍵性因素。但現實中,少數黨員干部在擔當干事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有的精神懈怠,不想干事,只想做“太平官”,渾渾噩噩混日子;有的學而不恒、學用脫節,能力不足,遇難則退,遇挫則怨,盡職盡責無方,諉過貪功有門;有的抓落實乏力,生搬硬套上級文件,習慣于“一刀切”,做事“推磨轉圈”甚至推也不動;有的缺乏斗爭精神,不敢較真碰硬,揣著明白裝糊涂,得過且過,毫無除惡務盡的果敢……這些不想為、不善為、不敢為的“躺平式干部”,都應該捫心自問:對黨忠誠、為民造福的初心和恒心哪里去了?拼搏進取、擔當作為的責任心和精氣神哪里去了?
對標滬蘇浙,桐城必須有的放矢地“見行動”。滬蘇浙作為改革開放的先發地區,四十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啃“硬骨頭”、直面新挑戰、擔當“先行者”,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不僅永不滿足、毫不懈怠,反而越走越快、立起標桿,離不開一個精神“內核”—— 登高望遠、引領時代的大思路,爭先進位、勵精圖治的大氣魄,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的大力度,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大作為,人民至上、互融共富的大擔當。我們應深學深悟、篤信篤行這一“精神標桿”,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昂揚的奮斗精神、務實創新的發展舉措、擔當有為的行動自覺,聚力解決“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營商環境、鄉村振興、改善民生中的難點、堵點、痛點,爭當知恥而后勇、不懼困難、不甘落后、奮勇爭先的“干將”“闖將”,以作風大改進保障經濟社會大發展。
對標滬蘇浙,推動桐城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破除“畏難躺平”觀念,樹牢“實干實績”導向,抓住“關鍵少數”,落實“嚴管與厚愛”。我們既要用好考核考評“指揮棒”,讓平庸者讓位、“躺平者”出局,又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以實績論“英雄”、用干部,讓有為者有機會有榮譽有舞臺、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更要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保持對黨的忠誠心、對人民的感恩心、對事業的進取心、對法紀的敬畏心,切實做到“凝心鑄魂筑牢根本、錘煉品格強化忠誠、實干擔當促進發展、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廉潔奉公樹立新風”,以模范行為帶動廣大群眾動起來、干起來、拼起來,以人人、時時、事事實干,凝聚起攻堅克難的磅礴偉力,推動桐城發展闊步向前。
歷史的邏輯是:越是到了發展的更高階段,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越多,越沒有“容易干成”的事。面對愈加錯綜復雜的局面、急難險重的任務,黨員干部越要以身作則,用“鐵肩膀”扛起“硬擔子”,靠“真本領”掃清“攔路虎”,以“好作風”彰顯“新作為”!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只要全市上下眾志成城、迎難而上,敢想、敢闖、敢拼,善謀、善斷、善為,就一定能譜就團結奮進的時代壯歌、繪就現代化美好桐城建設的絢麗篇章! (桐城融媒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