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提升公衛“四大能力” 構筑全民安全屏障
時間:2023-10-1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我市始終以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統籌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優化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持續提升疾病預防控制、應急救治等“四大能力”,構筑全民安全屏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高應急響應能力。“早發現”是有效防范化解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的前提。我市著力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應急響應機制和應對預案,明確不同級別響應的啟動標準和流程,落實政府、部門、單位和個人“四方責任”;實施全民健康信息聯通工程,完善信息報送機制,實現傳染病報告信息和患者就醫癥狀信息實時抓取;依托國家公共衛生、動物疫病、口岸檢疫、食品安全等系統,構建全域監控和全流程追蹤的監測體系,加強境內外疫情監測和輸入風險防范,將防疫觸角延伸到各行業各領域,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實時分析、集中研判,真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提高應急物資儲備能力。我市建立財政、科經、市場監管、商務、衛健、交通、民政等部門應急協同保障機制,健全醫療防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三位一體”的保障體系,建立公共衛生應急防疫物資儲備倉庫,做到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及時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提高各項應急物資調用效率,有效滿足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處置需要。
提高疾病預防控制能力。我市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成立桐城市疾病預防控制局,健全“以疾控中心和專病防治機構為骨干,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縣級以上醫院為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防治結合、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推進慢性病管理“醫防融合”,目前我市已完成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76242人,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26737人,完成65歲以上老年健康體檢67833人,年度目標任務已提前完成;加強實驗室網絡建設,提升各類傳染病快速鑒定、檢測能力,市人民醫院新區已單獨建設標準化感染科病房大樓,高標準推動桐城市公共衛生臨床醫院項目,統籌規劃推進疾控、血防、衛生監督一體建設,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干預,建立起“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通”的聯通聯動機制。
提高應急救治能力。我市按照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更高要求,加強院前急救、應急轉運所需的負壓120救護車配備,健全傳染病診療和救治網絡,明確“平時”和“戰時”職責及轉化模式,加快縣域內區域醫療次中心建設,完善中西醫結合應急救治機制,提升綜合醫院傳染病防治設施的建設標準,加強感染、急診、重癥、呼吸、麻醉、檢驗等重大疫情救治相關專科建設,強化發熱門診建設,擴容重癥床位,做到科室“應開盡開、應設盡設”、病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對病情危急患者保障120生命通道高效暢通,配置120救護車14輛,15個鎮(街道)配備固定非急救轉運車輛30余輛,保障患者轉運“應快盡快”。(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