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黃甲鎮:“三治融合”共育文明鄉風
時間:2023-10-16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黃甲鎮探索鄉村文明實踐的新路徑,積極培育文明鄉風,不斷涵養文明新風尚,讓文明之風遍潤田野,讓和諧之風迎面而來。
德治“春風化雨”。該鎮各村充分利用文化墻,制作內涵豐富的墻畫,包含文明創建、鄰里和諧等多個主題。一幅幅生動的文化墻,成為了傳播文明的窗口。營造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行動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展“好家風、好家教、好家訓”系列活動,評選產生各級好婆婆、好媳婦,讓德治的“春風”不知不覺吹進了每家每戶。開展“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典型選樹活動,通過評星掛牌“面子”的激勵,實現了鄉風文明“里子”的提升。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組建鎮級及村級共15支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治“齊抓共管”。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全鎮8個村組建紅白理事會和村民議事會,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等制度,強化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表達,各村定期組織村民開展民主議事,引導黨員、鄉賢等參與鄉村建設和治理,有效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實現人居環境整治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廣泛發動鄉村黨員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全民行動,號召群眾齊力參與整治行動,逐步營造共治氛圍,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法治“強力保障”。厚植鄉村法治文化土壤,組織“送法下鄉”“法治進校園”“送法進農戶”,充分發揮法治家庭示范戶的模范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地進行普法。持續推進“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舉辦普法培訓班10余次,受訓人數達500余人次,印發普法宣傳資料1000余份。發揮各村普法宣傳主陣地作用,利用農家書屋建立農民普法學習、法律圖書角,將法治文化典故、法治名人傳記等多種法治內容融入法治文化廣場中,豐富普法宣傳形式和內容,營造濃厚法治宣傳教育氛圍。(高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