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呼應民生關切 辦好民生實事
黃甲鎮:黨建引領賦能 社會救助有力
時間:2023-11-1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為更好地服務困難群眾,今年以來,黃甲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促進基層黨建和社會救助深度融合,切實履行好保障政策要求,為困難群眾解急難、辦實事。
變“被動”為“主動”,讓黨員干部動起來。該鎮堅持黨建引領,壓實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統籌作用和黨員干部模范帶動作用,積極宣傳和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功能,回應困難群眾期盼和需求,結合365網格走訪,以上門入戶宣傳、解答政策疑惑等行動,常態化開展摸底排查工作,定期入戶走訪、摸排,實現隨時發現、隨時救助的良性運轉和“群眾找我辦”到“我為群眾主動辦”的積極轉變,兜住兜牢困難群眾的民生底線。
變“分散”為“聚合”,讓部門資源統起來。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統籌整合部門資源,建立社會救助聯審會議制度,加強部門間交流協作,統籌促進社會救助資源的有效鏈接,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按照實際需求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和自然災害等救助,實現各項救助制度之間的協調與銜接,更加有效地識別和瞄準社會救助對象,分層分類實施救助幫扶。
變“管理”為“服務”,讓經辦效能高起來。堅持再造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確保社會救助事項申辦更加暖心。壓實鎮、村民政干部工作責任,為老幼殘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暖心辦理服務。困難群眾只需在村級社會救助服務窗口遞交申請,鎮為民服務中心統一受理救助申請,根據大數據預警信息,及時入戶核實,實現全鎮區域范圍內困難群眾社會救助事項和特殊群體救助事項統一受理、一站式服務,真正實現方便快捷。建立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的基本生活困難實行“快速響應、先行救助”,今年以來,共啟用臨時救助備用金4000元救助4人次。 (張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