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呼應民生關切 辦好民生實事
新渡鎮徐河村:訪戶問需求 實干解民憂
時間:2023-11-26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是你們幫助我家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幫我找到就業崗位,改變了生活境況,讓我家看到希望……”11月23日,面對村殘聯與民政工作人員上門走訪時,新渡鎮徐河村68歲的江榮珍說出了心中的感恩之情。
江榮珍家有三口人,70歲的老伴肢殘三級,喪失勞動能力多年;37歲的兒子謝劍多重殘二級,只能居家做點簡易手工活;她自己家里家外兩頭忙,日子過得艱苦,曾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新渡鎮殘聯、民政及村兩委干部的幫助下,謝劍多每月領取低保、殘疾人生活與護理補貼共計758元,承接村里一家手套廠送上門來的手工活,每月掙得1000元的勞務收入。江榮珍被安排做村保潔員,每年有8000元務工收入。
近幾年,江榮珍家的生活每年都在發生著喜人的變化,不僅在住房、醫療等方面有了保障,家庭經濟收入也逐年增加,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現在我家每年享受政府各項補助及土地流轉租金共計3.1萬多元,外加出嫁的女兒不時接濟,一家人的生活不愁了。” 江榮珍笑著說,她還要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讓腰包更鼓、日子更甜。
徐河村有35個村民組,該村6名村兩委干部分片包保到戶,每月入戶走訪一次,將群眾需求記錄在冊、辦在實處,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怎樣更好地為民辦實事?我們將群眾的急難事記上‘手冊’,時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該村黨總支書記管榮健說。
今年以來,該村兩委通過開門接訪、上門問需、即知即辦,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事項11件,涉及脫貧戶就業、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社保待遇落實等,有效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胡燕妮 孫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