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弘揚“六尺巷”精神 優化基層治理
孔城法庭:半天調結4000萬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時間:2024-01-1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謝謝法官為我們企業解決了大難題,讓我們能夠過個安心年,我們保證按照計劃還款。”某商貿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說。
2021年12月29日,該商貿公司向某銀行分別借款3890萬元,由其他6人為該筆借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因該商貿公司未按照合同約定還款,某銀行于2023年11月14日訴至桐城市人民法院,請求各被告歸還此筆借款本息4000多萬元。
鑒于涉案金額巨大,簡單判決可能會拖垮企業,且原告的權益也無法兌現,開庭前,法官組織各方當事人調解。該商貿公司負責人表示,對借款的本金和利息均無異議,但企業目前資金周轉困難,希望分期還款,承諾在一年內還清。某銀行同意分期還款,但認為一年期限太長,最多在八個月內還清。
雙方僵持不下時,法官本著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為重,運用“六尺巷調解法”,悉心向當事人釋法明理、分析利弊得失,希望銀行能夠理解企業的難處,最終銀行同意該商貿公司一年內還清借款本息,雙方握手言和。
順利調解此案后,辦案法官表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司法的有力保障。像這類金融借款案件,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明確,判決很容易,但對經濟發展不利。通常我們會以調解為主,既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真正實現案結事了。”(汪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