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青草鎮:畜禽養殖“賦能”鄉村產業振興
時間:2024-01-1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時已入冬,牛羊肉銷售進入旺季,青草鎮的養殖大戶們開心地迎來六畜興旺的豐收季。
2024年元旦假期,地處深山的青草鎮銅鑼村學堂組熱鬧非凡,盤山公路的一側停滿了各種小型車輛,占地10多畝的養牛場擠滿前來購買牛肉的人群,現場專門有過磅的、算賬的、掃碼(收錢)的,養牛場負責人華風云也在現場熱情地招呼著絡繹不絕的顧客。
“我們公司每年通過春季引種,育肥后秋冬季出欄。山上的草好水好,空氣也好,這里養出來的牛,肉質鮮美,大家都愛吃。從去年11月開始銷售牛肉,每個雙休日都宰牛,還是供不應求。”華風云說:“如今家里肉牛存欄近200頭,還有幾十頭肥豬,養殖收益連年攀升。”
近年來,青草鎮創新“林下養殖”,盤活了4萬多畝林地資源,提高了林地綜合利用率、產出率,實現“一地多收”;通過秸稈飼料化,實現養殖飼料來源廣、成本低;采用衛生牛圈和環保設備,實現糞肥還田、還林,構建了“農-牧”生態循環鏈。
“剛開始養牛,大家還不太愿意,我也觀望許久。現在有政策支持、村兩委干部上門服務,為我們兜底,我們就放開手腳干了。”銅鑼村軍河組脫貧戶劉勝甲說。劉勝甲今年74歲,一個女兒已出嫁,老夫婦倆相依度日。村兩委干部了解到他以前放過牛,有養牛經驗,就上門向他重點講解產業獎補政策,鼓勵他拾起以前的養牛技能。從2021年開始,劉勝甲每年都養2頭牛,年增收2萬元。村兩委還為脫貧戶養牛申報特色產業補貼,僅此一項,劉勝甲每年就增收5000元。各項好政策加持,當地群眾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進一步高漲。
鑫宏農莊的種養基地坐落在堯天村,農莊創辦人張哲宏承包了近200畝林地,養羊、養雞、養鴨、養豬,在桐城城區設有3個銷售門店,還開辟了線上銷售渠道。入冬以來,他的生意更是做得紅紅火火。
目前,青草鎮有5家大型標準化養殖企業,80多家養殖戶遍布各村,依托“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滾動發展畜禽養殖業,讓越來越多的人聞“肉”而來,也有效帶動了周邊100多戶脫貧戶就近務工增收,推動了鄉村產業振興。 (黃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