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文昌街道建設社區:“小網格”提升“大服務”
時間:2024-01-1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文昌街道建設社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便民惠民為切入點,織密社區治理服務“一張網”,推動服務陣地向網格延伸、服務資源向網格下沉、服務力量向網格集聚,切實提升社區網格治理精細化水平。
黨建引領,筑牢社區治理“一張網”。該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有效路徑,持續優化網格設置,完善網格治理機制,依據社區實際,科學劃分5個網格,以“人熟、地熟、情況熟”為標準,選優配強網格化服務隊伍;組建754人的“同心社”志愿服務隊伍,涵蓋轄區黨員群眾及共建單位在職黨員,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同時強化“紅色引擎”,劃分網格黨支部、區域性黨小組,常態化開展安全巡查、意見征集、政策宣講等工作,及時對接群眾需求,細化服務措施,做到走在先、干在前、作表率,推動社區各項工作做實做細。
細網密織,拉近網格服務“零距離”。該社區采取“線上+線下”服務模式,織密社區服務網,讓社區大事小情解決在基層。2023年度線上利用“網格微信群”,及時收集停車位規劃、私拉電線、水暖管道整修等社情民意50余條,發布并組織開展愛心義診、扶貧濟困、“我們的節日”等系列活動30余次。同時,網格員常態化在居民微信群宣傳防騙反詐知識、轉發最新惠民政策和就業招聘信息等;線下通過入戶走訪、小巷議事會等形式收集民生訴求,常態化開展幫辦代辦、矛盾協調等工作,解決為民實事80余件,惠及居民2000余人,真正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
多方聚力,共建和諧“大家園”。該社區以“黨建引領、網格自治、多方協調”工作模式為抓手,聚集多方力量,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工作。社區黨員、網格員、志愿者、熱心居民組建服務隊伍,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文明創建、衛生清理等活動,提升居民的應急處置和自救能力。2023年度聯合轄區共建單位進行飛線充電整治、清潔家園等志愿活動20余次;聯合市公安局、消防大隊對居民、商戶開展《民法典》宣傳、預防電信詐騙宣傳、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等活動20余次,進一步提升了轄區居民的安全意識。通過多元力量參與,讓社區治理由“單兵作戰”轉為“共建共治”,形成了黨群聯動、人人參與的社區治理新格局。(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