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春耕一線見聞】青草鎮復興村:“大托管”助力錢糧“雙豐收”
時間:2024-04-0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連日來,青草鎮復興村抓住春耕備耕的有利時機,宣傳農業生產“大托管”相關政策,帶動更多農民和種糧大戶加入“大托管”隊伍,做大、做優托管服務,讓“農保姆”大顯身手,實現助農增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目前,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安徽農墾集團簽訂“大托管”合同,已集中托管土地2600畝,涉及23個村民組,服務農戶645戶。
近年來,為有效解決農村土地“零碎化”、農業生產“低效化”、農村“空心化”等問題,復興村引入農業生產“大托管”模式。該村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總支的統籌協調職能,通過各種方式,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長遠賬”,讓廣大群眾了解“大托管”的好處、認可托管服務,促進農業生產“大托管”落到田間地頭。
為推廣農業生產“大托管”這一新模式,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大托管”的各類生產和服務要素的統一調配,提供農作物種子、化肥等農資和技術指導,聘請村民等擔任農田種植網格員,負責農田“耕、種、管、收”,農作物收獲后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安徽農墾集團負責統一收購。要素統籌這一舉措,兜底保障了農民收益,農戶參與“大托管”的決心更加堅定。
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復興村采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由村黨總支牽頭,將土地統一流轉至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再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安徽農墾集團簽訂“大托管”合同,集中托管土地,實現農業生產規?;?、集約化,有效激發土地“錢”力。此外,該村還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將農田種植網格員績效考核與糧食產量掛鉤,倒逼農田種植網格員調整種植結構、落實節本增效,推動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農民錢糧“雙豐收”。(彭思齊 徐文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