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平安建設在桐城
桐城:落實“3621”四項措施 織密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時間:2024-04-2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工作人員查看防溺水設施配備情況。
為切實落實好防溺水各項工作,桐城市持續落實“3621”四項措施,織密織牢預防青少年溺水防護網,堅決遏制各類溺水傷亡事件發生。
健全三級包保,織密織牢防護網絡。成立桐城市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持續完善領導包保聯系工作機制,即:市級領導包保聯系鎮(街),鎮(街)干部包保村(社區),村(社區)干部包保村民組,鎮(街)、村(社區)、組干部包保具體水域、重點人群。市級領導及防溺水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每月至少赴包保點開展一次專項督導檢查,層層織密防溺水防護網絡,逐級壓實防溺水工作責任。
建立六項清單,落實落細防范措施。建立轄區水域權屬主體責任清單,全市14000余個水域權屬主體做到100%全明確。建立水域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化解清單,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間和預案“五落實”。建立轄區水域看管人員責任清單,組建專兼職巡邏隊伍265支、救援隊員3745人,做到看管有責、看管負責、看管盡責。村(社區)建立學生監護人責任清單、學校建立學生包保責任清單,組織教師、干部深入轄區每名學生家庭,了解學生、家長防溺水知識知曉度以及家庭監護責任落實情況,重點關注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等特殊群體,加強走訪幫扶,協助做好監護工作。建立市、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保責任清單,層層壓實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緊盯兩個時段,扎實開展宣傳教育。緊盯學生在校期間,扎實開展防溺水“十個一”活動,嚴格落實“1530”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做到學在日常、抓在經常、貫穿平常。緊盯節假日期間,通過防溺水宣傳車巡回宣講、千名教師訪萬家、社會志愿者入戶走訪、短信溫馨提醒等形式,提醒督促家長履行孩子離校后的監護責任;針對畢業年級學生,要求家校聯系群暑期不解散,不定期進行安全提醒,做到“學生放假、安全教育不放假”。
依托智慧預警項目,有效發揮“技防”作用。依托“雪亮+平安鄉村”項目,強化“技防”能力。在危險水域安裝600余個視頻監控和警報系統,監控輻射范圍可達3公里。據不完全統計,啟用該項目以來,已成功勸返人員200多批次,防溺水效果突出。
下一步,桐城市將對標對表“防溺水新十條”要求,持續健全防溺水工作機制,壓實主體責任,形成家校社齊抓共管整體合力;立足常態推進,落實靶向施策,特別是加強對隱患水域和重點人群的排查研判,形成問題清單,建立預警制度;加快推進學生游泳池項目建設,將游泳技能學習納入中小學體育課內容;健全完善聯防聯動和信息共享等制度,進一步推進“技防”建設,強化智慧監管,全力守護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何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