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金神鎮:振興鄉村文化 增進文化福祉
時間:2024-04-3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金神鎮堅持“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的思路,保護老街古建,傳承非遺文化,培育文明新風,充分發揮文化的培根鑄魂作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不斷提升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留住文脈,保護老街古建。金神老街形成于明代,盛于清代,繁榮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雖歷經百年滄桑,仍保留著技藝精巧的古建筑。為保護好老街古建、守護好金神鎮的文脈,2019年3月,金神老街被列為省級傳統古村落,錢和春藥鋪、廣豐祥雜貨店、樊澤華米行、共和春茶館等十幾處“老字號”被列為桐城市不可移動文物。下一步,金神鎮將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對老街尚存的100多間明清古建進行保護性修繕,深挖老街歷史文化典故,讓這些古建筑延續人間煙火,走進人們的記憶。
展示民俗,傳承非遺文化。金神鎮積極推進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以“村晚”等文藝活動為載體,展示漁業習俗等民俗非遺項目,讓非遺文化走進群眾生活,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將活態優秀傳統文化帶入“尋常百姓家”。目前,金神鎮有安慶市級非遺保護項目《鹿兒城傳說》、縣級非遺保護項目5項。截至目前,該鎮開展“非遺”項目宣傳6場、“非遺進校園”講座3場、“非遺”圖片展2場。
以文化人,培育文明新風。“對門戶應該是以和為善,好鄰居理應當互助互幫,改環境也都是為民著想……”悠揚的黃梅小戲《和美萬新》,是金神鎮老年大學的銀齡學子們根據真人真事自編自演的,它唱的是身邊和諧禮讓故事,傳揚的卻是時代文明新風。近年來,該鎮利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等多種載體,激發干群講文明、踐新風,共建文明鄉風。2023年以來,該鎮1人獲評“安慶好人”、 4人獲評“桐城好人”、評出移風易俗先進集體1個。 (汪志娟 洪啟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