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趙決高:鐘情“文化振興”的村支書
時間:2024-05-06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正在主持桐梓村2024“鄉村春晚”的趙決高。
“鄉村振興需要文化浸潤,既要塑形,更要鑄魂,實現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村支書就是要做鄉村文化振興的領路人、引路人,把大家都引導在文藝隊伍里,讓鄉風向上向善。”近日,談及組建文藝隊伍的初心,趙決高說。
前段時間,古鎮孔城桐梓村黨總支書記趙決高挺忙的——3月30日,桐梓村第二屆油菜花節開幕。大鼓聲動天地,扇子舞翩翩……一系列民俗表演,讓游客們在如醉如癡欣賞油菜花的同時,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油菜花海中,有一個滿面紅光、走路虎虎生風的壯實漢子來回跑動,指揮著輪番出場的演出隊伍,維持著現場秩序。他,就是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古鎮文藝村支書”的趙決高。
趙決高是個對文藝有著濃烈情懷的村支書。他身體壯實,精力充沛,腦瓜靈活,時時在琢磨搞個文藝新花樣、新動作。
桐梓村有個龍燈表演隊伍,有一條黃龍與一條紅龍,以往只局限于在孔城鎮區表演。今年農歷正月初一,趙決高“藝高膽大”,他把龍燈隊伍帶進了桐城市區。140余人的巡游隊伍高舉著龍牌、舞動著龍燈,行進在市區的街道上,再一次引起了轟動。
桐梓村龍燈隊與腰鼓隊、十番鑼鼓隊、黃梅戲表演隊等8支文藝隊都是趙決高一手“搭”起來的。在桐梓村黨群服務中心,有單獨建設的文藝活動室與活動小院。在這里,常常可以看到文藝骨干在吹拉彈唱與排練節目。
桐梓村在2015年建設黨群服務中心的時候,趙決高就把村級農民文藝活動中心納入整體設計方案。村黨群服務中心建好后,他就開始“招兵買馬”,成立農民文藝隊伍,添置文藝器材。
何春芳就是趙決高最早“招”進來的文藝積極分子。她活潑好動、喜說喜笑、會唱會跳。“我早年是‘麻將精’,打麻將盡輸錢,我們夫妻倆還經常為打麻將的事情吵嘴。我進了村文藝隊伍,當上了隊長,還幫助趙書記‘招兵買馬’,再也沒有摸過麻將了,不僅家庭和睦了,而且我還有成就感、自豪感。”說起參與文藝活動后自己生活的變化,何春芳快人快語。
文藝隊伍成立了,趙決高又千方百計為他們搭建表演平臺。端午、中秋、重陽……勞動節、建黨節、國慶節……這些重要的節日,趙決高都組織他們開展文藝演出,既大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同時又讓文藝隊伍有了活動的陣地和展示才華的舞臺。
在喚起鄉村文化自覺、樹立鄉村文化自信,爭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助跑者、引領者、表達者方面,趙決高也樂于學習,樂于創新。
“手勢這樣……”“這樣發聲……”為提升桐梓村文藝愛好者的藝術表演水平,趙決高邀請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郭宵珍到桐梓村舉辦黃梅戲表演講座。郭宵珍親和,一招一式地教學,讓戲迷愛好者受益匪淺。
趙決高還在孔城鎮率先舉辦農民“村BA”籃球賽,率先舉辦農民村晚,率先舉辦了農民攝影展。自編自導的移風易俗藝術化宣講獲得桐城市鄉風文明匯演三等獎。
“不輸城里的走秀!”一支40余人的農村婦女旗袍隊伍優雅地走在美麗鄉村示范村莊——張莊,極大增強了桐梓村婦女的豪邁感。“我們農民旗袍秀,還秀上了央視新聞聯播哩!我還在節目里面說了話!”何春芳十分得意地說。
桐梓村的文藝活動有聲有色、遠近聞名!“一村一品”包括文藝,如今,文藝成為桐梓村的特色品牌。“趙書記心胸廣,我們不是桐梓村人,也被吸納到他們村的文藝隊伍。”鄰村婦女黃金花,大鼓打得好。她還有一幫打大鼓的閨蜜,不過之前屬于“散兵游勇”,形不成氣勢。趙決高接納她們,幫助成立了“金花大鼓隊”。在龍燈進城鬧春以及農民村晚上,大鼓隊的鼓槌上下飛舞,氣勢非凡,充分展示了鄉村婦女積極向上的精神氣場。
“以文藝活動為抓手,以‘文化、生態、旅游’為方向,走出一條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的路子,讓群眾擁有更強的幸福感!”經歷過此次油菜花節的忙碌,趙決高腦中有了文藝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構想。 (何飛 吳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