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范崗鎮花園村:“稻蝦共養”促進集體、村民共富
時間:2024-05-1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花園村“稻蝦共養”基地。
時已立夏,又到了小龍蝦火熱上市的季節。在桐城市范崗鎮花園村,小龍蝦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在當地衍生了富民產業。
走進花園村“稻蝦共養”基地,數名工人正穿梭于水田間,熟練地將一個個蝦籠取下,放入漁船里,帶到岸邊解開籠結,再輕抖幾下,一只只揮舞著大鉗子、活蹦亂跳的小龍蝦便落入筐中。
據介紹,基地工人一般早上五點開始收龍蝦, 商販大約在七點半的時候會過來收購龍蝦。為保證小龍蝦品質,被打撈上來的小龍蝦經過人工分揀、稱重,按照不同規格進行裝箱,再銷往桐城周邊及外省市場。花園村養殖基地出產的小龍蝦個頭健碩、體態豐盈,一上市就吸引了周邊采購商上門購買,每天即收即賣,市場供不應求。基地龍蝦日銷量達700多斤,高峰期可達1000多斤。
圖為工人正在水田里收龍蝦。
圖為工人正在篩選龍蝦。
稻因蝦而優,蝦因稻而貴。稻蝦共養是一種生態農業模式,一個生產周期養一季小龍蝦,再種植一季水稻,既能養好小龍蝦,又能提高水稻品質,收入也由以前的單季稻收益每畝400元增至現在稻蝦共養每畝1000元,花園村“稻蝦共養”基地全年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
鄉村振興靠產業,特色產業有“錢”景。在“稻蝦共養”探索中,花園村采取土地盤活、產業帶動、入股分紅等辦法,發展“稻田+”產業鏈,著力實現糧食豐收、產業興旺、農民富足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花園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海表示,明年基地將進一步擴大規模,養殖面積從150畝擴展到300畝,畝均龍蝦投放量將從今年的30斤增加到50斤,進一步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群眾致富。 (汪立 金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