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新渡鎮楊樹店村:旱地種玄參 “荒山崗”變成“金土地”
時間:2024-06-1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天氣預報說近期有雨,趁著天晴,抓緊把玄參鋤遍草,到秋天就能有個好收成!”6月10日,在新渡鎮楊樹店村,三五位村民正在玄參地里鋤草。
“小河與黃板兩個村民組40多畝荒山長滿雜草雜樹,不僅有礙觀瞻,而且每年要花錢雇人防火災,村里能否開發荒山,讓村集體和村民都得實惠?”去年11月的一天,新渡鎮人大代表汪球對楊樹店村黨總支副書記劉飛說出自己的心聲。如何讓“荒山崗”變成“金土地”?劉飛對汪球的建議念念不忘。
今年剛開春,在村民劉承奡的引薦下,劉飛結識桐城市廟嘴家庭農場負責人程春花。“這塊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多沙,土壤透氣性好,同時還有一定肥力,適合種植玄參!”程春花實地考察后,立馬看中了這塊“寶地”,便委托合伙人劉承奡,在鎮綜治信訪中心等部門的見證下,與楊樹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簽訂3年的土地流轉承包合同。
“玄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的功效。玄參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旱地可以種植。”劉承奡介紹:“正常情況下,玄參每畝產量約2500公斤,按照鮮貨每公斤2元的市場價計算,每畝產值5000元,凈利潤1500元。”
看著小河與黃板組去年新增的40余畝耕地種植的玄參長勢良好,劉飛心中騰起的是產業振興的希望。下一步,該村將立足山地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規劃,用多點試驗、循序漸進、逐步推廣的方式,引導村民發展玄參種植,開辟村民增收致富新途徑,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活力。
“我打算把家里3畝山地流轉給村合作社,到合作社務工。除了地租,栽種、除草等務工收入一年下來將近5000元,還不擔風險,比自己種植玉米、山芋等作物劃算,還學到了新技術。”正在玄參地里鋤草的村民汪球笑呵呵地說道。 (江海飛 孫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