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加強急救能力建設 暢通生命救護“綠色通道”
時間:2024-08-0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桐城市衛生健康委擴充急救資源,延伸急救網絡,提高應急救治能力,不斷完善急救體系建設,暢通生命救護“綠色通道”,筑牢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的應急防線。
擴充急救資源,構建公共急救網絡。繼去年7月首批40臺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在全市部分公共場所安裝到位后,第二批51臺AED設備近日完成招標采購,正在選址安裝。市衛生健康委還制作全市AED設備電子地圖,讓群眾能第一時間獲知設備的位置和使用狀態;組織志愿者和管護單位人員參加急救培訓,目前共培訓2.6萬余人次,同時向社會廣泛宣傳AED設備的使用方法和獲取途徑,確保AED設備關鍵時刻能夠用得上、用得好。
建設急救站點,延伸急救網絡。今年3月,桐城首個鄉鎮120急救點——新渡鎮衛生院急救點正式投入運行,顯著縮短了急救車程,為患者爭取了更多救治時間。目前,該急救點人員、設施設備配備齊全,按照就近、方便、及時的原則接受統一調度;安排上級醫院專家下沉新渡鎮衛生院急救點,定期開展急救業務培訓,為周邊約10萬名群眾提供急救服務保障。
規范管理“120”,完善院前急救體系。市衛生健康委把全市現有的20輛救護車(其中負壓救護車5輛)全部納入規范化管理,救護車日常使用實行統一調度、專人負責,承擔接診和轉診任務;規范桐城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華鑫醫院3個急救站建設,接受安慶120急救中心統一調度。此外,我市將市中醫醫院、華鑫醫院作為本市范圍內經許可的、提供非急救醫療轉運服務的醫療機構,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在緩解120院前醫療急救轉運壓力的同時,保障普通患者的就醫轉運需求,非急救醫療轉運服務統一收費標準,并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救護車輛規范有序運營。 (彭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