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眠街道南演社區:制作“景泰藍” 感悟非遺之美
時間:2024-08-2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掐絲琺瑯非遺項目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項道友老師正在講解掐絲琺瑯制作技藝。
掐絲琺瑯又稱“景泰藍”,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月20日,桐城市龍眠街道南演社區舉辦了一場“傳承中華文化,感受非遺之美”掐絲琺瑯制作體驗活動,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之美,同時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
活動中,應社區邀請的桐城市掐絲琺瑯非遺項目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項道友細致地為孩子們講解掐絲琺瑯這一非遺技藝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和藝術特點。大家圍坐在一起聆聽,眼神中充滿了對這一古老藝術的好奇與敬畏。
在“景泰藍”制作環節,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全神投入到創作之中,在項老師的指導下,掌握了“掐絲”和“點藍”兩個最為關鍵的技術。纖細的銅絲在手中彎曲、扭轉,逐漸變成一個個精美的圖案輪廓;五彩的琺瑯釉料在筆尖的蘸染下,均勻地填滿圖案空隙,最終創作出炫目的工藝品。
圖為孩子們正在家長和社區志愿者的幫助下開展掐絲琺瑯手工制作。
“今天的活動非常有意義,我和孩子一起描線、掐絲,合力完成了郁金香掐絲琺瑯手工作品,這不僅讓孩子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提升了我們的親子關系。”學生家長郜見情說。
大家經過精心制作,一枚枚獨具匠心、美輪美奐的掐絲琺瑯作品便誕生了。這些作品不僅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更是孩子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的生動體現。
圖為孩子們正在展示自己創作的掐絲琺瑯手工作品。
談及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項道友說:“我們非常注重拓寬非遺文化傳承的渠道,例如今天的活動,就是讓非遺文化進社區的一次有益實踐,通過面對面、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制作掐絲琺瑯,讓非遺文化得以活態傳承。我認為要讓非遺文化能夠在社會層面活起來、傳下去,除了我們手藝人本身,還需要社會公眾更廣泛地了解和支持。” (汪立 鄭錦 王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