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中小企業向“新”攀“高” 聚力打造綠色包裝特色產業集群
時間:2024-10-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今年以來,桐城市塑包行業企業持續向“新”攀“高”,綠色包裝產業集群先后獲評安徽省、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全市現有各類包裝印刷企業4000余家、規上企業210家,截至8月底,規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59億元,同比增長14.5%。
桐城以最實的舉措促進綠色包裝產業轉型升級。
突出品牌建設,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助推企業同步打造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產業鏈價值品牌與以市場知名度、產品質量為代表的商業品牌,提升綠色包裝產業集群韌性和品牌效應,集群內現有制造業單項冠軍1家、專精特新“冠軍”企業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家,現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安徽省著名商標12件、安徽省名牌產品3個,皖美品牌示范企業2家,2家企業通過綠色產品認證。
強化創新支撐,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集聚創新資源,構建創新體系,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集群創建了安徽省綠色軟包裝材料創新中心、安徽同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與10余家科研院校展開合作,建立了江南大學與雙港軟包裝產學研基地、西安理工與雙新印刷包裝技術創新基地等創新平臺。
加快智能化改造,依托智能化技改和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推動綠色包裝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實施生產換線、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等“零增地”技改,截至8月底,全市綠色包裝產業在庫技改項目93個、計劃總投資51.9億元,已建成國家級綠色園區、安徽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集群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各1個,建成省級數字化車間5個、智能工廠2個、綠色工廠3個、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場景應用2個。
桐城以最快的速度延伸綠色包裝產業鏈條。
搭建優質載體,深入推進安徽自貿區安慶聯動創新區桐城片區建設,雙新產業園獲批“中國綠色包裝創新試驗區”,持續壯大產業集群鎮建設,新渡鎮獲評省級產業集群專業鎮,雙港鎮獲稱省級軟包裝特色小鎮,陸續建成國家級包裝印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技術中心等技術平臺、雙新園區2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新渡印花產業園等載體平臺。
推進產業招商,發揮金田集團的龍頭作用和雙新產業園的集聚效應,積極引入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制造企業,實現強鏈、延鏈、補鏈;編制綠色包裝產業鏈數字圖譜,梳理招商引資目標龍頭企業100余家,先后招引南王科技、誠宇包裝、伍洲包裝、銀靈塑業等優質企業,有力推動綠色包裝產業“延鏈開花、順藤掛果”。
“鏈”動產業集聚,集群已建設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塑料包裝基地,先后催生了金田高新材料、金科印務、同力新材料、百世佳、順彤包裝等一批產業鏈優質企業,已形成三大包裝產品(塑料軟包裝、金屬包裝和紙包裝)、四大印刷技術(絲、平、凸、凹)、五大專業板塊(食品包裝、紙品包裝、醫藥包裝、金屬包裝、塑料膜材)組成的較為完備的綠色包裝產業鏈。
桐城以最大的力度保障綠色包裝產業發展要素。
強化對外聯動,結合外出招商、“與企桐行”、產需對接等活動,組織綠色包裝企業赴先發地區考察標桿企業、上市企業,今年以來先后前往黃山市、泉州市、深圳市等地考察調研;赴石家莊開展醫工醫藥包裝企業產需對接活動;與浙江龍港市簽署支持包裝產業互動互融發展合作協議,連續成功舉辦七屆中國·桐城綠色包裝展覽會,積極為企搭建對外合作交流橋梁。
強化惠企服務,先后出臺《桐城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十二條》《桐城市市場主體培育扶持獎勵辦法》等政策,全面落實惠企政策、市級領導聯系包保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機制,定期開展“愛企日”綠色包裝企業專題活動,成立安徽小螞蟻集采供應鏈有限公司,解決綠色包裝企業粒子集采事宜;為重點項目提供“直通車”服務,加速產業項目落地見效。
強化要素保障,穩步推進“標準地”改革,實現新增工業用地100%“標準地”供地;堅持網格化處置閑置低效用地,今年以來,累計盤活閑置和低效工業用地2262.37畝,出讓“標準地”704.95畝;暢通金融活水,提供“新型政銀擔”3046戶、15.41億元,續貸過橋資金94戶、4.32億元;聚焦專業人才培養難題,以校企聯合、定向培養的方式,為集群企業輸送緊缺的技能型人才。 (許夏 潘一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