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專題欄目 > 暖民心 見行動
文昌街道:服務“一老一小” 共建居民生活“幸福圈”
時間:2024-10-23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文昌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探索“黨建+網格服務”工作模式,按照“方便群眾、便于管理、規模適度”的原則細分網格,為“一老一小”提供精細化服務,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聚焦“一老一小”,構建居民生活“幸福圈”。文昌街道聚焦民生需求,在原有黨群服務中心基礎上打造沉浸式共享空間紅芯驛站,總面積208平方米,設有社工服務站、兒童樂園體驗區、文學客廳、文學一角4個功能區,圍繞“陣地打造、人才培養、組織孵化、專業服務、社區治理”五大模塊開展為民服務工作,形成“1+4+5”服務模式,整合各方資源,開展“濟困、助老、助殘、助學、育才”五項行動,把為民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困難群眾家庭,著力構建居民生活“幸福圈”。
情暖“老人”,激活“銀發力量”。文昌街道聚焦“老有所養”,依托“文都E家”平臺、桐城市智慧養老平臺,組織網格員為高齡老人、困境老人、獨居老人提供照護服務,確保老年群體“時時有人護、事事有人管”。聚焦“老有所樂”,由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牽頭開展文體活動、文藝志愿服務,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西苑社區打造“紅色港灣”黨群服務站,去年共開展相關活動90余場次,參與活動的居民超1800人次;建設社區設立“老有所學”教學點,提供“菜單式”教學服務,為老年學員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聚焦“老有所為”,組建9支老年志愿者隊伍,鼓勵“五老”人員參與關愛留守兒童、值守“護學崗”等志愿服務,為和諧社區建設貢獻“銀發力量”。
聚力“護苗”,打造“成長搖籃”。文昌街道各(村)社區利用節假日開展法治教育,圍繞交通安全、防溺水、防范校園欺凌等方面,舉辦普法講座,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組建“文都義警”文昌護學聯盟工作隊伍,針對轄區內32所中小學,集結校園安保人員、志愿者、學生家長、民警、輔警、老師等各類人員每天在學校門口護送學生上下學;為解決部分家庭的孩子假期“看護難、學業輔導難”等問題,該街道組織寒暑假返鄉的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開辦“暑期課堂”“桐才帶童材”等公益輔導班,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楊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