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聯動施策 推動工業低效用地煥發“生機”
時間:2024-10-3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筆者近日從桐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今年以來,全市共處置工業低效用地168宗,2760畝土地得以盤活或提質增效。其中,通過增容技改方式處置71宗,面積708.65畝;通過收購儲備方式處置11宗,面積250.75畝;通過提質增效方式處置36宗,面積1083.4畝;通過騰籠換鳥方式處置45宗,面積523畝;通過司法處置方式處置3宗,面積149.66畝;通過其他方式處置2宗,面積44.54畝。
實行聯動機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稅務、科工、法院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對16個鎮(街道)工業用地進行細致梳理,精準確定低效用地的具體范圍與實際狀況,研討并解決工業低效用地整治過程中遇到的產權不清晰和資金短缺等問題。
落實“一企一策”。相關部門落實“一企一策”,通過追加投資、有償收回、流轉盤活、協議置換、破產重組等途徑,依法依規盤活工業低效用地;采取專項督查、績效考核、約談問責等手段,推動工業低效用地清理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兌現政策獎懲。根據實際騰退面積給予鎮(街道)每畝2萬元的資金獎勵,對騰退后用于綠色包裝、機電裝備兩大首位產業且達到騰退認定標準的,獎勵資金提高至每畝3萬元。“騰籠”企業租賃政府投資的標準化廠房,給予前三年租賃費的10%減免和購買金額的5%上限獎勵。同時運行倒逼機制,認定為低效用地的企業,不享受市級財政獎補政策;金融機構對該類企業授信、用信予以有效管控,該類企業不得申請政府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擔保;稅務部門對該類企業欠稅數額較大的依法采取強制措施,集中清欠;消防、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應急管理、人社等部門對該類企業依法采取相應措施,倒逼“僵尸”企業履行法定責任和義務。 (張嫻 戴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