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青草鎮堯天村:熱火朝天“美人居” 搶抓項目“創精品”
時間:2024-11-2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堯天村已綠化的村組干道。
在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深秋,走進桐城市青草鎮堯天村的馬莊組,兩臺挖掘機揮舞著長臂,一臺整理剛翻的土地,一臺在水塘里清淤。十幾位村民分布在近200米長的排水溝工地上,有的培土、有的負責砂漿,配合兩個瓦工師傅砌筑槽狀排水溝。
“整個村莊的美化工程,我們順坡就勢設計,坡面中段是拓寬后‘丫’字型水泥路,作為連通每家每戶的主干道,坡道沿路砌筑排水溝,既防止水土流失,又收集生活污水。”今年57歲的黃學申是該鎮復興村人,帶領鄉親們打造了“黃沖經驗”,成了復興村美化工程的義務負責人,現在又被堯天村請來擔任技術顧問。他說:“我有30多年做綠化工程的經驗,能為家鄉、為堯天村辦點實事,我非常開心!”
圖為馬莊排水溝施工現場。
張福祥是馬莊組村民,一直在武漢做裝修,帶著一支施工隊。聽說家鄉要搞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直接趕回家,不但帶頭參加籌資籌勞,個人還自愿出資1萬多元支持馬莊搞建設。在工地上看到他時,他操著瓦刀在砌排水溝。“你在外面掙大錢,回來干一天只有260元工資,不是吃虧了?”“這不是錢的事,我的家在這里,村莊搞漂亮了,我出了錢、流了汗,回家來享受這份美好的時候,我會問心無愧且感自豪。再說,村莊搞好了,將來我兒子帶媳婦回來,也有面子呀。”
圖為村民程禮順戶先拆后建的角屋。
在馬莊排水溝中段,村民程禮順提著兩桶砂漿,正要遞給粉墻的瓦工師傅。“我這三間角屋原來是堆柴、養雞的,年久失修,快要倒了,現在全村都在搞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漂亮了,我也不能留這三間破屋煞風景。村里一開動員會,我就跟兩個孩子商定了先拆后建,再在墻上搞彩繪,說不定還能成馬莊的一道風景呢。”
“最值得表揚的是尤有年家,為配合馬莊建設規劃落地,把自家100多平方米的水泥曬場挖掉重建,費用全部自理!還無償讓出近100平方米的自留地給村集體修路。”該村網格員姚成龍說。
“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開心,我們也盼著把村莊搞好一點,現在各級都支持,我作點犧牲,不足掛齒。到時候,開門就見‘公園’,多好啊!”尤有年信心滿滿地說道。
圖為馬莊排水溝施工現場。
今年,堯天村以建設“安徽省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為契機,依托資源稟賦,規劃了以“富鋅大米”、“雙塘粉絲”為主打產品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富鋅生態農業基地;以穿村而過、有“一河四院士,隔岸兩院長”之美譽的扇子河治理工程為主線,建設有田園特色的觀光基地;以原桐城六中校園為依托,以國防安全教育、軍事文化體驗等為主題,打造“空天科考營地”;以堯天村敬老院為依托,以數字科技為支撐,以居家式、抱團式養老為主打,打造“智慧養老福地”。
目前,該村群眾已自籌資金180萬元,整合各類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有序推進全村17個自然村莊的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5大類、11個和美鄉村建設項目即將招標,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黃健生 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