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孔城鎮古井村:鄉賢帶動鄉村美、產業興
時間:2024-11-2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紅坎組翻耕的空閑地即將種上油茶苗。
村莊內空地及周邊山崗上的雜樹、雜草被清除干凈,土地翻耕后種油茶;三口水塘正在清淤整治,環繞村莊的休閑步道也在建設中……孔城鎮古井村紅坎組的人居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目前同步推進,該村鄉賢、紅坎組村民楊繩和功不可沒。
今年62歲的楊繩和早年在上海打工,2020年后回鄉養老。他在村莊內威望高,有號召力。見村莊環境差、富民產業不強,便想著為鄉親們“做點事”。今年10月,他牽頭成立紅坎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及理事會。
在取得林木砍伐證的前提下,近兩個月內,楊繩和帶領村民砍伐了80畝“小老樹”,銷售樹木后獲益8.5萬元,然后發動村民組18戶群眾,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又集資8萬元,其中楊繩和家8口人集資8000元,兩項資金合計16.5萬元,用于村莊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據了解,村民所籌集的8萬元,按照每股1000元來配置原始股。村民組今后所得各項收益,60%按股分紅,40%用于村莊建設、工人工資、后期投入以及村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繳費。
鑒于紅坎組村民參與鄉村共建的主動性非常高,村莊建設和產業發展規劃科學,古井村予以重點支持,把爭取到的、投資16萬元的農村自來水管網建設項目放在紅坎組實施,擬在村莊中心地帶建設文體休閑廣場,配套文體活動器材,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
在楊繩和的謀劃下,紅坎組村民保留了一株造型獨特的大楓樹,砌池保護,作為村莊一景;村民們還自發拆除危房,粉刷外墻;在油茶林種植后,在林間套種中藥材,發展林下經濟;整修塘口,發展休閑垂釣;把村民組50畝山地建成“共享菜園”,由村民種植蔬菜、飼養家禽,合作社統收統;集中流轉130畝稻田,預計村民種糧收益每年可增加4萬元。
孔城鎮黨委書記洪文慶表示,古井村紅坎組這種鄉賢帶動、鄉賢組織的發展和治理模式值得全鎮推廣。孔城鎮將深入探索“黨建+鄉賢”的工作機制,匯聚“鄉親鄉建”行動的強大合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吳春富 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