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大關鎮:匯聚青年力量 譜寫振興新篇
時間:2024-12-03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大關鎮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新青年計劃”,深入挖掘“田專家”“鄉創客”等人才資源,著力培養“帶頭人”“領航人”,引導新青年在各自領域大顯身手,在鄉村振興的舞臺大放異彩。
盤活沉睡資源,譜寫生活和樂的“農民富”新篇。大關鎮依托當地生態資源稟賦,深入挖掘特色資源,圍繞農村電商、農產品加工、特色種養等方面,重點培育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青年人才,助力“土特產”成為“金招牌”。“麻山胡大姑”“麻山暉哥”等抖音賬號運營者王兆暉返鄉打造直播基地,創設“桐城麻山胡大姑農產品”品牌,以拍攝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展現農村真實生活場景,推介當地特色農產品,帶動手工米面、菜籽油、葛根粉等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助力綠色農產品走出大山。
堅持多元發展,譜寫產業興旺的“農業強”新篇。大關鎮積極推進農產品加工業集聚發展,為企業開展產品研發、技術提升提供有力支撐,建設水禽羽絨產業園、籠養蛋鴨生態基地、桐國味道預制菜加工基地等項目,吸引青年回鄉就業、創業、興業,助力產業發展。安徽誠友蛋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勝被評為桐城市年度經濟新聞人物、安徽省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皖美新農人。以誠友蛋品為龍頭的蛋品加工企業現存欄蛋鴨30萬羽,年產鮮蛋7000余噸,主導產品松花蛋、咸蛋年加工量超2萬噸。
發揮頭雁效應,譜寫共同富裕的“農村美”新篇。大關鎮著力鍛造一支本領硬、敢擔當、能帶富、會服務、善治理的農村青年人才隊伍,引導他們團結周邊農民學技術、學管理、學電商,從原材料收購、提供就業崗位等多方面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在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致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形成頭雁領航、雁陣齊飛的良好局面。何畈村黨總支書記束海軍以良種落地、良法種田,實現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開發出“茅草堰”牌生態大米,年均產量1100噸,產值1500余萬元,帶動400余戶農戶就業,他創辦的禾興田間學校每年培訓學員800余人次,已培育新農人150余人次,于2023年獲安徽省農業科教優秀個人榮譽、高級農機化師職稱。
下一步,大關鎮將持續引導鄉村新青年追光逐夢,讓每個“新農人”練就過硬本領,集聚智慧力量,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薛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