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行動
大關鎮:以點帶面抓整治 人居環境煥新顏
時間:2024-12-1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大關鎮以環境治理為抓手,因地制宜,以繡花功夫推動人居環境“提檔升級”,為全鎮高質量發展厚實生態底色,筑牢生態宜居根基。
明晰思路。按照以點帶面、串點成線、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該鎮將人居環境整治與和美鄉村建設、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結合,重點打造206國道、008縣道、016縣道、270鄉道四條主干道沿線示范試點。集中創建資源、人力、資金,著力完善村內道路、戶廁、供水、污水處理、垃圾分類、公共照明等基礎設施,建成省、安慶市、桐城市級和美鄉村共17個,涉及全域80%的行政村,全鎮連線連片示范片雛形初顯。
重點打造。該鎮15個村各選取5處,作為人居環境示范點予以打造,努力實現“建成一個,輻射帶動一片”,以示范點推動全域人居環境提檔升級。其中百嶺村高擺組率先探索群眾自主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成功之路,“黨支部+議事組”“黨員+鄉賢”“眾籌+捐贈”“議事會+公開欄”“積分+規范”為主要內容的“高擺經驗”已成為全鎮標桿,被廣泛借鑒學習。何畈村結合村情實際,不斷深化“高擺經驗”內涵,堅持群眾主體,尊重群眾智慧,引導群眾自主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江圩實踐”獲得上級肯定,在全市推廣。
專項攻堅。該鎮成立工作專班,細化分解專項行動具體任務,明確15個村包村干部的具體職責,堅持以治理“臟、亂、污、破”為重點,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支隊伍抓拆違,常態化開展拆違拆舊、清雜清亂。截至目前,各村共拆違216處、總面積1.3萬平方米,共清理各類破損廣告牌150余塊,鏟除“牛皮癬”600余處,村容鎮貌正在持續煥新。 (張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