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文昌街道石河村:推行“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 源頭解紛增和諧
時間:2024-12-23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今年以來,文昌街道石河村著力推行“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聚焦“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提升矛盾糾紛源頭排查、多元化解能力,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網格管事“管到底”。前不久,該村有兩戶村民因土地權益發生糾紛,為賠償款一事僵持不下。該村網格員了解此事后,及時邀請德高望重的“五老”、村民組長、黨員,在村六尺巷調解室進行調解。最終,雙方簽訂調解協議書,握手言和,圓滿解決這一矛盾。在矛盾糾紛化解過程中,該處以村民組為單元,充分利用網格員“身處網格一線、貼近網格群眾”的工作優勢,及時排查安全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主動介入調解工作,一管到底,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切實筑牢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截至目前,該村網格員在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等方面提供服務38次;參與調解工作的網格員達90余人次。
多元解事“解得順”。今年9月20日,該村村民高奶奶在過馬路時不幸被車撞倒,引發交通事故責任賠償糾紛。為盡快化解矛盾,該村聯系文昌街道司法所共同調解,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引法條、解心扉等方式,讓雙方換位思考,達成了雙方認可的賠償協議,實現事了人和。為解決這樣的疑難問題,該村對接街道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借助志愿者、黨員、物業公司、熱心群眾等群防群治力量,搭好多元解事平臺,促進“息訴止爭”。目前,該村多方聯動,先后解決了無物業管理小區環境治理、不文明養犬、毀綠種菜等疑難雜癥。
群眾說事“增和諧”。“這條路沒有安裝路燈,夜間黑漆漆的,不安全。”此前,在石河村楊河組召開“群眾議事會”,村民反映的這一問題,迅速得到村兩委的回應。該村及時組織人員實地查看,決定由村委會出資購買太陽能路燈,群眾投工投勞配合安裝。兩周后,20余盞路燈安裝到位,極大方便了楊河組群眾安全出行。近年來,石河村堅持黨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搭建“群眾說事”平臺,優化民生訴求響應機制,從源頭上減少危及一方穩定的安全隱患。截至目前,該村通過“群眾說事”,收集民情民意30余條,幫助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18件。 (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