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車河中心小學:傳播六尺巷文化 踐行“謙和禮讓”美德
時間:2024-12-3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學生們正在彩排話劇《夢回六尺巷》。
眼下,一股以“謙和禮讓”傳統美德為核心的六尺巷文化熱潮在桐城市校園中興起。傳承六尺巷文化、爭做禮讓好少年成為桐城市校園文化的新風尚。
為迎接新年,在桐城市掛車河中心小學,學生們正在彩排話劇《夢回六尺巷》。9位“演員”自編、自導、自演,以沉浸式表演穿越時空,重現六尺巷“禮讓”的感人場景。
參加演出的葉毅同學告訴記者:“我們已經演出10多場了,每次演出,我都獲得了一些感受,我們要把六尺巷謙和禮讓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
走進掛車河中心小學,校門口,走廊上,教室里,六尺巷“禮讓”文化元素隨處可見。學校在教學樓一隅設置了模擬版的“六尺巷”和“六尺巷”調解室,引導學生尊敬師長、關愛同學、處處禮讓……
圖為老師帶領學生們感受六尺巷文化和禮讓精神。
掛車河中心小學副校長姚先公說:“展牌上有3個問:今天你禮讓了嗎?你問候了嗎?你幫助別人了嗎?這3個問讓孩子們每天清晨走進校門的時候,就從心靈深處產生一種震撼,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每天師生之間相互問候,每天要學會禮讓,每天要學會從心靈深處去幫助別人;讓他們在校園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六尺巷的文化氛圍,讓孩子們從心靈深處感悟‘和’文化。”
桐城六尺巷文化獨具地域特色,承載著“謙和禮讓”的傳統美德。2024年春,掛車河中心小學決定將《傳承“六尺巷文化” 弘揚傳統美德》列為“書記領辦事項”主題,將六尺巷“和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謙和禮讓”的良好品格。
圖為老師在“六尺巷”調解室為學生化解矛盾糾紛。
掛車河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汪禮達說:“我們學校通過開展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讓學生傳承六尺巷文化,爭做禮讓好少年,同時讓‘謙和禮讓’這種精神得到發揚廣大,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新時代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隨著六尺巷文化的興起,掛車河中心小學一年化解學生之間的小矛盾近30起,矛盾發生率下降 90%,調解滿意度達 100%,學生之間“以禮相待、以誠相處、友愛互助”已成校園風尚。 (余大國 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