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青草鎮:“特色產業”走向“支柱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
時間:2025-01-13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做口罩時,是在小企業上班,一個月3000元。現在在大企業上班,一個月6000元。”青草鎮復興村村民汪玲玲近日告訴筆者,隨著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入駐青草鎮,她已“改行”,成了一名縫紉工。
圖為青草鎮制刷企業生產車間一角。
近年來,青草鎮結合自身實際,發展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制刷、汽車零部件制造、特色農業等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奮力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答卷。
青草鎮安全健康防護用品產業有注冊企業200多家,曾榮膺“中國口罩名鎮”稱號,是全省唯一的安全健康防護用品產業集群專業鎮。“后疫情”時代,面臨防護用品銷量“斷崖式下降”的窘境,該鎮重點推動防護用品企業轉型升級,配套智能化生產線,重質量、創品牌、搶高端,使安全健康防護用品企業向品牌企業轉型,該鎮大型安全健康防護用品企業繼續保持了健康發展勢頭。
圖為青草鎮制刷企業生產車間一角。
該鎮制刷產業比較發達,現有制刷企業近80家,有3家規模企業,擁有41個注冊商標和1個安慶名牌產品,從業人員近千人。近年來,該鎮大力扶持制刷業延伸產業鏈、開發專精特新產品,取得初步成效,安徽四方制刷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高性能環保型金屬刷絲項目、桐城市福澤鬃刷有限公司年產800萬把生物材料環保型毛刷項目先后投產達效,穩固了制刷產業在鎮域經濟中的“支柱地位”。
在發展新興產業上,該鎮發揮鄉賢作用,成功引進兩家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內飾零部件產業基地。2024年,該鎮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產值預計達6億元,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帶動了數百名群眾就業。
發展特色農業,一直是青草鎮的重中之重。該鎮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提升的有效路徑,推動強村富民。該鎮復興村將上級各類資金“精打細算”、多元投資,以分紅方式獲得穩定收益;招引兩家省級林業發展公司,盤活近3000畝林地建設油茶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帶動周邊群眾100余人務工,群眾務工增收達150萬元;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42.47萬元實施“搖錢樹”工程,受益農戶達300余戶;將2252畝農田流轉到村集體,推行農業生產“大托管”,助力“錢糧雙增收”,2024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120萬元。地處深山的銅鑼村則通過集體林地流轉、閑置資產租賃、建設智能化養殖場等方式,發展生態綠色養殖業,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每年穩定在60萬元左右。
圖為青草鎮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生產車間一角。
該鎮還立足本地水土富鋅的資源優勢,優選、推廣優質水稻品種,建立示范種植基地,推廣綠色種植技術,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富鋅大米”這一特色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響。
下一步,青草鎮將繼續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培育支柱產業,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夯實鄉村產業振興根基。 (黃健生 毛明 陳佳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