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富鋅早蝦”搶鮮上市 農文旅融合促振興
時間:2025-03-01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中國·桐城金神首屆富鋅早蝦節開幕式現場。
3月1日,正值農歷“二月二,龍抬頭”,桐城市金神鎮政府廣場鼓樂喧天、賓客云集,以“福滿神墩·早蝦駕到”為主題的中國·桐城金神首屆富鋅早蝦節在此盛大啟幕。從“一只蝦”到“一條鏈”、從“農業鎮”到“文旅鎮”,金神鎮正以富鋅早蝦為紐帶,通過“農旅融合+文化賦能”的創新模式,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首屆富鋅早蝦節開幕式現場,龍燈巡游、黃梅戲、樂隊表演等輪番上演,將傳統民俗文化與現代藝術巧妙融合。“金神鎮富鋅早蝦現在開始捕撈!”,一聲鳴鑼吶喊后,包圩村分會場的“富鋅早蝦第一網”開捕儀式與云端直播聯動,漁民拋灑蝦網收獲喜悅。現捕現烹,鮮蝦“躍”上餐桌,蒜蓉、麻辣、十三香等十余種口味的早蝦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活動期間,本土特色農產品雙線展銷更是吸引游客爭相品嘗、選購,將心儀產品買回家。
圖為桐城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現場。
金神鎮境內河道縱橫、湖汊密布,2.8萬畝水域與7.2萬畝耕地孕育出豐饒的生態資源,這里的濕地常年保持著優質水質,為小龍蝦提供了天然的生長樂園。該鎮立足資源稟賦,探索出“富鋅早蝦+生態水稻”的稻蝦共養模式,在水光瀲滟的圩區打造全國首個2300余畝富鋅早蝦基地。
據金神鎮黨委副書記劉先旺介紹,水產養殖是當地的傳統產業,其中小龍蝦養殖面積有8000畝,群眾通過養殖小龍蝦,實現增收致富。2024年,該鎮利用創建“國家農業特色產業強鎮”的契機,鼓勵養殖戶發展小龍蝦。2024年全鎮小龍蝦產值達2.1億元,戶均增收2萬元左右。
圖為包圩村富鋅早蝦養殖基地。
在該鎮包圩村富鋅早蝦養殖基地里,安徽新碩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部負責人張建政告訴記者,一般的小龍蝦4月至5月份才能上市,只有十幾塊錢一斤。3月份是個空檔期,此時上市的早蝦,物以稀為貴,所以價格高。像今天捕撈的早蝦,能賣到60至70元,個頭大的可以賣到80元,而且供不應求。我們養殖基地的輪作模式是“兩蝦一稻”,畝均養蝦產值可達1萬元。今年我們在搞示范養殖,明年再推廣,計劃三年后擴展到3萬至5萬畝,同時發展農民合作社,努力把金神鎮打造成中國早蝦、大蝦的大市場。
圖為富鋅早蝦捕撈現場。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產養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聞海波對金神鎮富鋅早蝦養殖產業情有獨鐘。他說:“金神鎮有很好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土壤和水中都富含鋅元素,還有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提升了蝦的品質。水資源豐富,水質也是非常好,適合發展早蝦養殖。依靠科技來發展富鋅早蝦,金神鎮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將與金神鎮開展深度合作,完善全產業鏈布局,從蝦苗繁育、新品種選育、標準化養殖技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幫助金神鎮的富鋅水產品走向全國大市場。”
圖為富鋅早蝦捕撈現場。
如今,金神鎮正依托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以舉辦富鋅早蝦節為契機,加速構建“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生態游+研學游+康養游”精品旅游線路,同時與科研院所深化合作,推廣富鋅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加速形成小龍蝦全產業鏈,打造集研發、生產、加工、銷售、休閑于一體的產業集聚中心,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早日實現興業強鎮富民的目標。 (汪立 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