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一線見聞】桐城:再生稻大棚育秧正當時 跑好早稻生產“第一棒”
時間:2025-03-14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工人在制作育秧盤。
眼下正是再生稻育秧的好時節,桐城市種糧大戶搶抓農時進行育秧。由于利用溫控大棚技術,今年的育秧日期比往年早了10多天。大棚育秧好處多多,具有控制質量等多重優點,為春耕生產夯實了基礎。
3月13日,在孔城鎮長發種植業合作社,一條育秧流水線馬力全開,工人們將育秧盤放進機器,自動添加育秧基質、澆水之后,催好芽的稻種噴灑在基質上,最后又覆蓋一層基質,一個個育秧盤就此完成制作、走下流水線,場面井然有序。
圖為農技員走進大棚指導育秧工作。
剛剛建好的溫控大棚已派上用場,制作好的秧盤被農用車輸送到這里,一一擺放齊整。當地的農技員也趕到現場,仔細查看種子催芽、育秧盤制作等情況,就育秧棚內濕度、溫度調節等提出指導意見。
“秧好一半稻”,通過溫控大棚育秧,該合作社提前10多天播種,可以延長再生稻的生長期,為頭茬稻的高產和二茬稻的萌發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同時,大棚育秧還能節約種子,提高育秧效率,降低育秧成本。
“我們這次再生稻育秧可以栽插3000多畝,采用大棚育秧,溫度濕度可以控制,一個月后能夠下田機插。”長發種植業合作社負責人方建國笑呵呵地對記者說。
圖為溫控大棚內整齊擺放的育秧盤。
桐城市通過大棚育秧避開“倒春寒”的影響,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質和成苗率,為再生稻高產穩產打下了好基礎。今年,桐城市計劃完成早稻再生稻集中育秧9.1萬畝,在全市已建立20多個標準化智能化育秧基地,為糧食穩產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余大國 吳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