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
文昌街道翻身社區:治理再升級 民生幸福再“升溫”
時間:2025-03-1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社區大黨委黨建聯席會現場。
近年來,文昌街道翻身社區努力把黨建工作延伸到小區,把“紅色堡壘”建到群眾家門口,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逐步完善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格局,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更好地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強基筑網,建強民生服務主心骨。該社區建強紅色陣地,建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七里香溪小區黨群服務站,老中青幼群體有了共享空間;在三個居民小區分別建立“周三會客廳、黨群會客廳、睦鄰會客廳”,集學習、交流、服務、活動、議事等功能于一體。做強紅色物業,創新構建“社區黨總支+物業黨支部+業委會+黨員樓棟長”治理模式,組建紅管家、藍管家、金管家服務隊伍,引導居民參與,合力解決小區內難點堵點問題,提升社區治理與物業管理水平。
主動傾聽,架起民生響應連心橋。該社區以居民訴求為“哨聲”,建立“社區大黨委黨建聯席會”制度,引導黨員、業委會成員主動“亮身份”,凝聚共建單位的黨員力量下沉到居民身邊,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車輛亂停亂放、不文明養犬、私種小菜園等突出問題,通過召開“黨建聯席”會議進行集中商討,達成共識,推動問題解決。同時開展“夜話物業”活動,及時聽取民意,整合多方資源,推動關口前置,運用六尺巷工作法、“5+N”小區事務綜合調處機制,請群眾一起拉家常、聽實情、解心結;面對居民反映的問題,能夠現場解答的現場解答,不能現場解答的一一登記,建立問題臺賬,辦理進度及成效及時公布。
聚勢賦能,開拓民生服務新版圖。該社區匯聚各方資源,組建“七色”志愿服務隊,居民通過“點單”認領的方式,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以社區“大黨委”為核心,優化黨建聯盟,整合優質資源,通過跨區域社區聯建,吸納社會力量,成立翻身社區“暖心聯盟”紅色隊伍,秉持“資源共享、活動聯辦、難題共解”的理念,各方攜手共進,讓社區治理難題迎刃而解。在“書記項目”的有力牽引下,將發展成績單轉化為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幸福賬單;探索培育新時代翻身合作社,推行“合作+共贏”新模式,借助企業“反哺”資金,組織公益活動、幫扶困難群體、改善小區環境,將一樁樁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逐一化解,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