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行動
大關鎮:環境整治“進行時” 擦亮鄉村“新顏值”
時間:2025-03-27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連日來,為推進“宜居桐城”行動,大關鎮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多方力量,聚焦重點難點,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擦亮鄉村“新顏值”。
堅持黨建引領,網格化機制激活“神經末梢”。該鎮堅持組織推動、強化部署,把“宜居桐城”行動作為鎮村兩級“一把手工程”,由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帶隊,深入一線督導,發現并交辦問題,并由村兩委主要負責同志限期落實整改;堅持規劃先行、明確目標,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制定達標時間節點,建立主分工村干部5戶、一般干部4戶的包保清單,每周輪流入戶宣傳,引導農戶落實房前屋后、庭院內外衛生清理工作;堅持完善體系、壓實責任,構建“1+15+N”網格化責任體系,該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宜居桐城”行動第一責任人,15個村黨支部具體抓落實,109名鎮級干部結對包保453戶農戶,15個市直單位261機關干部結對包保792戶農戶,形成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網格化管理模式,構筑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治體系。
發揮“三大作用”,力促整治成果常態長效。該鎮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全域推廣“高擺經驗”,村民組長、鄉賢能人、志愿者帶頭,帶動村民凝心聚氣、齊心共治、優化人居,目前,15個村發動村民籌勞1000余人次,清理垃圾點500余處,籌資5萬余元投入村莊建設;發揮示范機制作用,按照“整村推進、重點整治、打造示范”的工作思路,在省市和美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的基礎上,選取周邊村莊重點打造,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推動“一處美”變成“全域美”;注重宣傳引導,鎮村兩級召開動員大會,線上線下齊發力,做到政策宣傳全覆蓋,已召開村民小組會200余場次,發放倡議書1萬余份,持續營造人人參與“宜居桐城”行動的良好氛圍。
聚焦重點難點,“硬骨頭”變身“風景線”。該鎮以治“亂”為重點,以鎮域交通主干道及村莊內部集中整治為主線,加強沿線清雜清亂,現已清理私搭亂建150余處、清雜清亂500余處、清理溝渠500余米。以治“污”為重點,重點整治農村污水,興修當家塘3口、治理黑臭水體10余處、清淤200余噸。以添“美”為重點,提升綠化水平,卅麻路至歧嶺村部、卅鋪河兩側栽種紅葉石楠、棒棒糖玫瑰等苗木50余棵,播散花草籽100余斤;實施亮化工程,群眾籌資2萬余元,架設路燈30余盞。堅持以治“違”為重點,針對廢棄鴨棚、豬棚等難點問題,各村進行“地毯式”排查,開展入戶宣傳,向群眾講政策、說利弊,引導村民參與拆違拆舊和人居環境整治,目前,已拆除廢棄鴨(豬)棚30余個,恢復耕地約30畝。另外,15個村合計拆除廢棄房屋等無功能建筑50余處、約2000平方米。 (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