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行動
新渡鎮:推進“宜居桐城”行動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時間:2025-04-2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新渡鎮通過黨建引領、創新模式、全民參與和示范帶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黨建引領,凝聚整治合力。新渡鎮以黨建為引領,激活人居環境整治的“紅色引擎”;持續運用“四說四提升”經驗做法,召開“黨員說黨”會170余次、“村民說事”會250余次,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全鎮107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參與包組工作,包保300余個村民組,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同時,鎮村干部和“兩代表一委員”帶頭摸排自身及親屬居住房屋情況,共計214處,帶頭參與整治行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放行動明白紙800余張、倡議書500余份,進一步凝聚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
圖為村容整治的永久村一角。
創新模式,探索共治新路徑。為確保整治工作科學有序推進,新渡鎮創新模式,探索出一套“1.0、2.0、3.0”三級驗收標準,并制定了詳細的驗收細則。全鎮劃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片,要求各村在8月底前完成1.0版本整治,示范片內村民組在12月底前達到3.0版本;組建驗收專班,按照“村申請、鎮驗收”的模式,確保驗收工作一以貫之,根據驗收結果,對通過2.0版本的村民組獎勵2000元、3.0版本獎勵5000元,促進全域提升。截至目前,全鎮21個村共有68個村民組申請驗收,43個村民組通過驗收,其中1.0級30個、2.0級8個、3.0級5個。
由點及面,打造“新渡樣板”。該鎮堅持從“簡”處入手、往“難”處發力,重點整治新老206國道、入村道路、集鎮區等難點區域。自今年3月以來,各村累計出動人員800余人次,清理垃圾88噸,拆除違建367處、無功能建筑69處,清雜清亂495處,評選“美麗庭院”1622戶,同時以農文旅項目為抓手,打造新206國道以東、老206國道以西區域的示范片,輻射帶動周邊93個村民組,占全鎮村民組總數近五分之一,努力繪就“新渡樣板”。
圖為美麗宜居的姚坂村一角。
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宜居家園。該鎮通過村民說事會等方式,組織群眾參與規劃、執行與監督,全面落實“門前三包”,重點關注375戶“衛生戶”。自“宜居桐城”行動開展以來,各村群眾積極響應,累計籌資40余萬元,自發出工600余人次。部分村民自發組建微型施工隊,無償或以成本價參與村組建設,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我們將堅持‘不干真難,真干不難’的工作理念,持續推進‘四凈兩規范’等標準落實。”新渡鎮黨委副書記汪圣龍表示,下一步將廣泛動員鄉賢能人參與,通過示范片建設帶動全域環境提升,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程欣怡 廖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