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欄目 > 奮進振興路 當好“排頭兵”
【春耕一線見聞】桐城:代育代插助力 再生稻機插加速推進
時間:2025-04-28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工人在育秧基地打包秧苗。
暮春四月,正是早稻與再生稻插秧的黃金時節。桐城市以育秧基地為依托,大力開展代育代插等社會化服務,全力推進全市9.1萬畝早稻、再生稻機械化栽插工作,預計5月初將全面完成機插任務。
4月27日,在孔城鎮順農農作物種植合作社的水稻田里,2臺高速插秧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穿梭。隨著機器運轉,一株株粗壯的秧苗被精準、快速地栽插到水田里,原本空曠的田野漸漸披上了翠綠的新裝,生機盎然。
為確保再生稻栽插工作順利開展,孔城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農技員來到現場,仔細查看秧苗苗情,針對機械化栽插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從插秧機的調試到栽插密度的把控,提供全方位、細致的技術指導。 農技員胡南河介紹:“再生稻前期秧苗培育健壯,栽插時要確保均勻、無漏棵,保證基本苗充足,為豐收打下基礎。”
該合作社所使用的這些優質粗壯秧苗,均來自附近的一家育秧基地。走進這個育秧基地,放眼望去,滿眼皆是翠綠的秧苗,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象。為保障秧苗健康生長,基地采用現代化的育秧技術,每天定時開啟噴頭,讓秧苗充分享受日光浴。目前,該基地培育的再生稻秧苗面積達40多畝,能夠為周邊4000多畝水稻田提供優質秧苗。
圖為水稻機插現場。
“再生稻一種兩收,國家有補貼,第二季畝產還能達到五六百斤,越種越有干勁!”順農合作社負責人高光海算完經濟賬,種糧的信心更足了。根據農業部門測算,再生稻兩季總產量與單季稻相比,畝均增產250公斤左右。憑借良好的經濟效益、完備的農技服務,今年桐城市再生稻、早稻種植面積達到9.1萬畝,較去年增加6000畝。
為保障栽插工作高效推進,桐城市農業部門派出70多名農技員,深入田間地頭,實行駐點跟蹤服務,及時解決農戶在栽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種糧大戶丁榮枝表示:“種植再生稻,一種兩得,我們要多種多收、增加收入。”
大地生機勃發,一望無垠的水稻田里,插秧機來回奔忙,一塊塊水田陸續換上了淺綠色的“新衣”。在代育代插等社會化服務的助力下,在農技人員的精心指導下,桐城的再生稻、早稻栽插工作正穩步推進,一幅豐收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余大國 吳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