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 > 專題欄目 > 防汛抗旱
桐城:科學調度保灌溉 精準發力戰旱情
時間:2025-05-15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眼下正值農耕生產關鍵期,面對嚴峻的抗旱形勢,桐城市水利局依托牯牛背、境主廟兩大灌區水資源優勢,科學調度、精準發力,全力保障灌區近20余萬畝農田農耕用水需求,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筑牢基礎。
?蓄水調度,筑牢農耕“水屏障”?。在牯牛背水庫灌區,水庫管理人員正通過智能監測系統實時跟蹤水位變化。目前牯牛背水庫蓄水量達2000萬立方米,境主廟水庫蓄水量410萬立方米,較往年同期減少50%,但通過動態調節城市供水與灌溉需求,優先保障農耕用水,累計輸水400萬立方米保證下游灌區農耕生產。同時通過實施灌區渠道清淤、閘門檢修等冬春水利工程,兩大灌區15公里主干渠輸水效率提升30%,水流可直達田間地頭。
專業指導,保障灌溉應急水源?。該局發揮水利專業技術優勢,奔赴各鎮指導攔河打壩、挖河滲、截潛流,攔引活水。利用菜子湖水位上漲窗口期,該局出借水泵20臺套用于提水抗旱,各提水泵站采取連續提水,提湖水入圩上山,累計引調水300萬立方米,保證沿湖圩區近6萬畝農田灌溉水源。
三級聯動,協同作戰共對旱情。針對丘陵地帶灌溉難題,該局建立“水庫-鄉鎮-村組”三級聯動機制。兩個中型水庫灌區管理處成立黨員護水隊,24小時巡查支渠管網,及時處理跑冒滴情況;沿河鄉鎮提水泵站全部不間斷24小時抽水入渠道、塘壩,通過一個個蓄水工程保證灌溉用水;村組通過境內塘壩實施階梯式蓄水,有效緩解高山丘陵梯田用水緊張問題。 (李新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