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行動
青草鎮:代表協會雙發力 “宜居桐城”再添彩
時間:2025-05-1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近日,桐城市青草鎮三座現代化公廁封頂,為“宜居桐城”行動再添生動注腳。在多位市人大代表與安徽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協會的聯合推動下,這項總投資60萬元的民生工程,與2023年落成的全民健身中心一道,持續刷新著小鎮的生活品質,將“宜居桐城”愿景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幸福實景。
雙線發力,代表履職與協會擔當共筑“宜居底色”。作為桐城市人大代表兼安徽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協會會員,張霞等5人始終以建設“宜居桐城”為履職坐標。2023年,她們牽頭促成協會捐資350萬元,建成青草鎮全民健身中心。后續她們又持續聚焦民生“微痛點”,針對鎮區現代化公廁短缺、群眾“如廁難”的呼聲,通過代表建議、協會動員、政企協商三級聯動,推動協會再度捐資60萬元,在全民健身中心、青草大橋南端、南環路(法治公園附近)打造“15分鐘如廁圈”。
從“關鍵小事”到“品質升級”開展桐城實踐。如今,三座灰瓦白墻的徽派公廁已全面封頂,外觀與小鎮風貌渾然一體。未來,無障礙設施、智能感應系統及新風設備將一并配備整齊。“以前帶孫子健身總擔心找廁所,現在從球場到公廁只要3分鐘!”居民李阿姨的感慨,印證了開展“宜居桐城”行動中“細節制勝”的理念。而這一民生工程的高效落地——從去年底立項到如今主體封頂僅用時半年,更彰顯人大代表“民呼我應”的履職效率。
“宜居生態鏈”激活小鎮發展新動能。隨著全民健身中心日均人流量突破300人次,新建公廁不僅補齊了公共服務短板,更與法治公園、沿河綠堤等節點串聯,構建起“健身+休憩+文旅"的宜居生態鏈。青草鎮黨委書記王建海指出:“‘宜居桐城’不是空中樓閣,既要靠健身中心這樣的‘大手筆’,也離不開公廁這樣的‘關鍵紐扣’。”鎮區環境升級后,今年小鎮的人流量同比大大增加,很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在節假日也更愿意回家鄉走一走看一看。
如今的青草鎮,全民健身中心籃球場上躍動著矯健身影,不遠處三座徽派公廁正緊鑼密鼓進行裝飾收尾工作,法治公園的書香與工地上忙碌的腳步聲交織成小鎮蝶變的協奏曲。人大代表們表示,將持續以建設“宜居桐城”為履職主線,跟蹤項目后續運營維護,讓每一份民生答卷都浸潤“桐城溫度”。(林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