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桐城新聞網 > > 專題專欄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桐城市嬉子人家動物繁育中心:打造生態科普新高地 助力農文旅融合發展
時間:2025-05-30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圖為桐城市嬉子人家動物繁育中心一角。
嬉子湖鎮生態旅游新地標——桐城市嬉子人家動物繁育中心于2024年底建成并對外開放,這個集動植物知識科普、生態保護、休閑觀光和互動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現已成為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訪。
走進占地130余畝的園區,仿佛置身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廊。綠蔭掩映下,685只國家級保護鳥類在此棲息,丹頂鶴、火烈鳥、天鵝等50余種珍稀禽類或閑庭信步,或引吭高歌。園區科學劃分為植物種植區、動物展示區,50多種喬灌木與水生植物構成立體生態景觀,為動物提供自然棲息環境的同時,也成為生動的科普教材。
圖為桐城市嬉子人家動物繁育中心繁育的珍禽——蓑羽鶴。
該中心的誕生源于一位退役軍人的生態環保夢想。2013年,退伍回鄉的江興濤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創辦動物繁育公司,專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過十年發展,如今這里已成為年繁育300余只珍稀動物、產值超300萬元的專業基地,為全國動物園提供包括國家一級保護物種丹頂鶴、白枕鶴在內的多種珍禽。
“我們去年投入100多萬元進行設施升級,現在園區環境和繁育能力都得到顯著提升。”江興濤說道。在嬉子湖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該中心對鳥舍、綠化、水循環系統等進行了全面改造,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隨著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該中心正在謀劃轉型升級,計劃擴大園區規模,新增20余種動物,打造“三物生態基地”;更具創新性的是,該中心將引入VR/AR技術,建沉浸式科普空間,并通過實時直播鳥類繁育全過程,讓游客直觀感受生命的偉大和神奇。
圖為江興濤在孵化房監測鳥蛋孵化情況。
“我們正在規劃建設研學基地和生態觀賞魚園,預計今年年底對外開放。”江興濤表示,未來將聯合相關部門開發特色旅游線路,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生態研究,把這里建設成集科普教育、生態旅游、科學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基地。
目前,該中心已與周邊景區啟動資源整合,共同開發生態旅游產品。這種“科普+旅游+科研”的新模式,不僅為游客提供了認識自然的新窗口,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展現出生態價值向社會價值、經濟價值轉化的無限可能。 (廖永紅 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