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收貨款起糾紛 法官調解化干戈
時間:2025-07-02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7月2日,桐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成功調解一起侵占罪自訴案件,通過柔性司法促使當事雙方握手言和。
自訴人王某與被告人楊某某本是朋友。因王某銀行卡被封控,便委托楊某某代收20萬元貨款。然而,楊某某收款后僅歸還14萬元,剩余6萬元經王某多次催討仍拒不歸還。無奈之下,王某以涉嫌侵占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楊某某法律責任。
案件進入受理審查階段后,承辦法官仔細梳理案情,發現這起刑事自訴案件本質源于朋友間的經濟糾紛,一旦簡單“定罪”,不僅會對被告人的人生及家庭造成沉重打擊,也可能讓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
為最大限度化解矛盾,承辦法官充分利用審查期限,多次組織雙方調解,運用“六尺巷工作法”,從情理法多角度釋法說理。在法官地不懈努力下,楊某某最終認識到自身錯誤,承認未及時歸還貨款的事實,并主動表示愿意償還剩余6萬元。調解現場,在法官見證下,楊某某當場履行還款義務,王某對調解結果表示滿意,自愿向法院申請撤回起訴。至此,這起因代收貨款引發的糾紛圓滿化解。
法官提醒,在民事委托關系中,受托人務必恪守誠信原則,嚴格履行約定義務。若因資金周轉等原因無法按時履約,應及時與委托人溝通協商解決方案,切勿采取拖延、逃避態度,以免將普通民事糾紛升級為刑事風險,最終得不償失。 (鄧義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