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村醫胡江峰:初心如磐 為群眾托起“生命方舟”
時間:2025-07-09
來源:桐城市融媒體中心
7月2日凌晨2時許,在新渡鎮金圩村的村道上,一輛摩托車刺破黑暗疾馳而過。村醫胡江峰伏在車座上,壯實的身影在夜色中格外醒目,藥箱隨著車身顛簸不斷撞擊后背。求助電話里,吳大爺急促的喘息聲如同沖鋒號,催促著他奔赴一場與生命賽跑的緊急救援。
“家鄉是我的根,鄉親們需要我!”
1981年,胡江峰生于金圩村。家鄉缺醫少藥的困境,他有著切膚之痛。兒時,他多次目睹左鄰右舍“小病扛、大病拖”,錯過治療機會,心里便種下行醫濟世的種子。
20歲那年,胡江峰從醫學院畢業。當時,同窗們紛紛選擇到大城市發展,他卻帶著一箱醫書,毅然回到小鄉村。問其緣由,他說:“家鄉是我的根,鄉親們需要我!”迎接他的,是一間不足30平方米、僅有聽診器、血壓計等寥寥幾件醫療器械的村衛生室。
他沒有絲毫猶豫,挽起袖子,自己動手粉刷墻壁、添置藥品藥械,在簡陋的工作條件下,為鄉親們點亮“健康之燈”。
隨叫隨到,為患者托起“生命方舟”
金圩村有31個村民組,群眾居住分散,不少老人行動不便。胡江峰的摩托車,成了村民眼中的“生命方舟”。無論暴雨傾盆還是寒風刺骨,只要電話鈴聲響起,對他而言就是“立即出診”的命令。
一次,“老病號”吳大爺深夜突發急癥,胡江峰接到電話后,立即騎上摩托車,一路飛馳趕到老人家中,及時施救,并將老人護送至市醫院,徹夜守護在病床前。“比親兒子還親!”吳大爺醒來后,含淚贊嘆。胡江峰的手機24小時開機,鈴聲一直調到最大。“每一個深夜來電,都是一份生命的托付。”胡江峰說。每一次出診之路,刻錄著他的醫者仁心。
與胡江峰形影不離的藥箱里,裝的遠不止藥品藥械,還有村民的健康檔案。他為全村群眾建立了健康檔案,定期隨訪老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在特殊老人面前,他是醫生,也是親人。獨居老人張奶奶每周都盼著他來,有一次,正是他及時送醫,才從死神手中搶回了張奶奶的生命。
初心如磐,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面對不斷發展的醫療技術、群眾對健康服務的更高需求,胡江峰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他利用一切時間自學新知識,向同行請教,或參加業務培訓,為的是實現群眾“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時治”。那些被他成功救治的數萬患者,無不感佩這位村醫的醫技醫德。
微薄的收入、家人曾經有過的不解,都未曾動搖胡江峰的從醫初心。他的家人最終被村民們對他的信賴所打動,成為他堅實的后盾。24年來,胡江峰累計出診上萬次,成功為數萬人次村民解除了病痛。
如今,胡江峰依然如磐石般堅守在金圩村。他像一盞燈,照亮了群眾的健康之路;像一棵樹,為鄉親們遮風擋雨。這位平凡的村醫,把熾熱的初心深深扎根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敬業續寫著守護人民健康的不凡篇章。 (周雋娥 魏國慶)